第三六八章:置业公司扩张-第2/3页





    “现在宝安的毛坯房均价已经超过每平方8000元了,这个数码港位于城区中心位置,估计开盘价要接近每平方9000元了,且大部份是大户型房子。”林强在上查了相关资料,道。

    李婉道:“这么一个大盘,我们置业公司能搞得掂吗?”

    “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要全权代理这个楼盘,光是整体家装的投入就不小,深圳不像我们阳州和凤城这些三四线城市,光靠我们置业公司自己的实力,还很难承接得起这样的项目。”林强道。

    “那你的意思是要找人投资?”李婉问道。

    林强点点头,道:“吴金中和向志宏他们早就想投资我们置业公司,我看这正是置业公司往外扩张的好机会。我们可以把阳州和凤城现有的业务剥离出来,再以新潮牌置业公司的名义对外引资,筹措一笔资金进军其他城市开展业务。”

    “那我们置业公司现在怎么样估值?”李婉兴奋道。

    林强道:“我们公司有一整套先进的经营模式,又有产支持,更有强大的家装资源,估值当然不能低了。你想想,光是黄志雄他们那个楼盘的代理业务做下来,利润就相当丰厚,我打算出让40%的股份,融回一点六个亿的资金,把置业公司做强做大。”

    当天晚上,林强把自己的想法跟置业公司的其他几个股东何远文、覃晓花、曹旭他们沟通过后,打电话给吴金中和向志宏他们,说有重要事情商量,约好大家第二天早上在宏远会所会议室里见面。

    吴金中和向志宏没想到林强这次真的愿意打开置业公司的融资缺口。

    第二天在会议室听林强陈述完置业公司今后的发展计划后,大家觉得林强这次对置业公司的估值相当合理,凭他们公司在业界的知名度和一直的赢利能力,吴金中和向志宏都认为物超所值,现场只有钱小刚对新潮牌置业公司并没有过深入了解,总觉得一家像空壳似的公司估值那么高有点不可思议。

    何远文本身在置业公司里拥有20%的股份,这一次就不再参与增资。

    吴金中和孟茹这次就当仁不让,两人认投了其中的15%,向志宏认投了10%,曾力和李大全则每人认投了6%,程国华认投了3%。

    融资后的置业公司更名为阳州新潮牌地产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依然以楼盘代理为主,同时增加了房地产开发、房屋交易、买卖租赁、融资按揭、物业管理、互换代理等业务,还提供房地产策划、广告推销、物业评估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新公司跟原来的置业公司共享原有的所有资源,财务上就各自独立核算。虽然引进了新的合伙人,摊薄了原来置业公司股东在新公司里的持股比例,可他们依然拥有原来置业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股权,以及现有的业务,新的公司又不用他们重新注资,纯粹是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在其中占有相当的股份,对原来的股东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林强为了测试大家对置业公司的信心,融资前只向大家讲述了今后向其他城市的发展计划,并没有提到黄志雄那个深圳大楼盘的事。

    等大家商量好入股协议后,林强打开了幻灯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数码港的楼盘情况。

    “各位,按数码港楼盘的体量和售价,光是首期的二十三幢楼房,如果我们能够全部顺利代理下来,按2%的代理佣金来算,这部份的毛利就接近一个亿,溢价部份的收入则会更高,另外还有巨额的装修返利。数码港的老总黄志雄昨天下午已经亲自过来我们置业公司,明确表示要把楼盘代理权交给我们公司,我和李婉还没有当面应承他,一方面我们要到现场去了解过情况才能确定,另一方面,光靠我们置业公司自己的资金实力,承接那么大的项目会有不少的压力,所以今天专门把大家集中一起,有了吴总和向总他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去承揽这个项目了。”林强道。

    吴金中笑道:“你这家伙原来早有预谋的,幸亏我们早作决定,是不是如果我们稍有犹豫,等你公布这个计划后,公司的估值又要大幅提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