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泛起了涟漪-第2/2页





    龙强拿出一本帐本,递给林强,道:“现在平均每个早上都可以卖出七百份蒸粉,再加上菜干咸骨粥、猪红粥,还有后来按顾客要求增加的豆浆,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了四千元,比我们原来预想的足足多了一倍呢。”

    林强也有些小兴奋,原来他们只设想每天能有二千元的营业额,保守估计就能有每天一千元的毛利,现在营业额增加一倍,毛利的增加可就不止一倍了,因为成本的增加只是那些食材,当然,营业时间的延长,工人工资也需要提高一些,还有水电、煤气的消耗也会增加,但这些毕竟跟多出来的二千多元营业额相比,占比不大。

    林强仔细看了下帐本,从每天的支出收入明细里可以大概的估算到,现在每天的毛利起码超过了二千五百元。

    这还只是一个五人标准门店的营业额!

    “我们现在那个早餐店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错,附近不但有小学和居民区,还有一个公交总站,我觉得可以在公交总站的另一个大门旁开第一家分店,分店的标识和经营模式跟现在那里要统一。”林强道。

    “我跟阿辉也是这样想的,可我们去那里看过了,没有空的店铺。”龙强道。

    林强道:“我明天亲自过去看看,或者跟其他店主谈谈,给他们一笔转让费。这样,你们两个抽时间到别的街区去走走,看到合适的店铺马上租下来,争取尽快把我们早餐连锁店搞起来。我已经让李婉去注册一家餐饮公司,里面有五十万元的启动资金,龙强你以后也别呆在一家店里,找个人来接替你现在的位置,今后你跟阿辉就负责整个餐饮公司的营运,你的待遇除了之前说好的年薪外,我再跟几个投资人商量,给你一定的股份。”

    龙强自然满口应承了,二十万元的年薪对他来说已经不知有多满足了,如果以后还能拿股份的话,那收入不是更高?

    大家又讨论了开分店的具体事项,包括人手的招聘、培训,制定标准化的运行模式,林强特别强调,蒸粉师傅尽可能的从乡下里找人,工资待遇可以适当高一些,既可以为家乡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工艺配方外泄。

    待龙强和林辉离开之后,林强给李婉打电话,让她过来会所这边,说要跟她商量蒸粉店的事,顺便再一起吃晚饭。

    李婉在林强离开办公室之后,仰靠在大班椅上独自想了会心事,又把林强给她的那份资料仔细看了一遍。张浩天的qq和msn一直都没有上线,也许他下午出去办事了,想起以前在学校里跟他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李婉心里泛起了丝丝涟漪。

    她正想着要不要打电话给自己妈妈,告诉她要回去吃饭,便接到了林强的电话----

    ,精彩!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儒商》,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