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0章:孟茹变得开朗起来-第2/3页





    “御水豪庭那些房子已经开售,李婉和小张要在凤城那边坐阵。”林强道。

    孟茹感触道:“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们潮牌公司,都是年轻人。”

    林强笑道:“也就李婉和小张她们是年轻人,我和曹总、覃总他们年龄也不小了,只是心态还很年轻。”

    “最主要就是要心态年轻,我要多跟你们在一起,让自己的心态也变得更年轻。强哥你以后有什么新的计划,可要算上我一份呀。”孟茹道。

    “你的心态本来就很年轻嘛。”林强笑道:“走吧,咱们到陆洋河那边去,看看特色商业街进度如何。”

    孟茹和吴金中在特色商业街项目上投资了三千万元,占有整个项目15%的股份,算起来甚至比李婉占的股份还要多,自然对项目的进展也很关注了,平时有空的时候都会到施工现场看看,听曹志平和林辉介绍情况。

    惠城建工的工程队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广州旭日装修公司的装修工人也已经进场开始装修施工。曹志平对林强和孟茹说,工程一直都进展顺利,让他们放心。

    林强问他竹箕蒸粉那里怎么样了,曹志平说林辉这二天都跟龙强呆在那间小店里做着试验,听说效果还不错。孟茹不知道林强他们又搞什么新玩儿,林强笑着说要带她去尝好东西。

    新租来的小店面积只有三十多平方,前面的卷闸门只拉起一半,林强和孟茹走进店里,见到龙强和林辉正在那里捣弄着一个多层不锈钢蒸粉炉。

    龙强说,之前蒸出来那些米粉韧性还不错,只是感觉还不够嫩滑,口感不够绵软,他觉得原因是米浆走得不够均匀,蒸出来的米粉厚薄不一,初步怀疑是蒸粉托盘平整度不够,再加上蒸炉里的蒸汽循环不够顺畅造成米浆受热不匀引起的。他刚刚跟林辉到卖餐具市场里换了用加厚材料做的托盘,还专门买了个小一型号的,想让托盘两边有足够的空间让蒸汽循环,现在的问题是,小一型号的托盘左右边缘稍窄,不能完全遮挡得住蒸炉口,左右两边会有大量蒸汽跑出来。

    林强俯下身去仔细看了看蒸炉的内部构造,觉得他们改用加厚料的托盘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就不必改用小型号,说蒸炉里面有足够的空间让蒸汽循环。

    孟茹很奇怪林强怎么会突然对蒸米粉来了兴趣,看起来还很有研究的样子,笑着问他是不是想改行做餐饮大王。

    林强从冰箱里给她拿了支矿泉水,让她先安静的坐一会,说等会就让她当一回美食尝家。

    龙强重新点火打开了蒸粉炉,十分钟不到便有了蒸汽,很快就蒸出了几条米粉来,林辉说,用新换回来的加厚托盘蒸出来米粉明显要均匀很多。

    林强自己动手往蒸粉里加上特制的排骨汁后,端着两碟热气腾腾的蒸粉放到孟茹面前,笑着道:“来,先尝完再发表意见。”

    孟茹好奇心大起,拿过筷子尝了一口,咦?味道还真不错,米粉嫩滑爽口,特别是那些排骨汁,有一种特有的鲜香味,孟茹很快就把一碟米粉吃完,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惊喜问道:“这种米粉味道真的不错,强哥你们是怎么样做出来的?”

    林强笑了笑,自己也尝了两口,“嗯,口感还不错,够韧性,不过,我觉得始终是没有原来那些嫩滑,而且好像也少了些清甜味----”

    龙强自己也尝了尝,点头道:“是没有我在乡下蒸那些粉嫩滑,而且我尝出还有很轻微的焦糊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是不是米浆里加的生粉不够?或者是水质不够好?”林强问道。

    “生粉不能加得过多的,多了反而会变稠,这些水也是我和阿辉专门到北斗山上装回来的正宗山泉水,水质应该够好的。”

    “那很大可能就是米浆本身的问题了。我们现在是用什么来做米浆的?”林强道。

    龙强指了指墙边那台崭新的机械制浆机道:“就是这台新买的机器,用起来倒是挺方便的,出浆量又大,每小时可以出40斤的米浆,比我在乡下用石磨快多了。”

    林强走过去看了看那台制浆机,又拿起旁边的机器说明看了一下,若有所思的道:“这种制浆机通过电机带动,大米经过了高速切割、研磨,出来的米浆温度很高,怪不得你刚才说好像有轻微的焦糊味了,我估计大米原来的营养结构都受到了破坏。回想起来,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家家户户都是用人工石磨来磨米浆的,石磨磨齿均匀,运转速度慢,能让外界的空气与磨出来的米浆颗粒很好的接触,又不会产生高温,不会产生化学作用,能够很好的保留米浆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让米浆保持原汁原味,细腻爽滑。现在市面上应该有那种用电来驱动的石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