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竹箕蒸粉-第2/3页





    陈然扬了扬手中的钥匙,道:“强哥,那间房子真的属于我们了?”

    “那当然了,怎么样,还不错吧?不过,房子加里面的家私电器,总共六万八千元,没得打折。我回去还得向吴记明好好解释呢。”林强笑道。

    老曹昨晚还问他们早上要不要准备早餐,林强想着要带他们到镇上去尝颇具特色的竹箕蒸粉,便让老曹不用准备了。

    众人收拾好了东西,走出园子便见到泳池边上站着好几个乡亲,这些都是老曹找过来打理果园的,是林强那条村里的叔辈,今天他们要给那些沙糖桔喷农药,林强走过去给大家派了一轮烟,唠叨了几句,又让老曹跟着来到停车场,从后备箱里拿出两瓶酒和两条烟,交给老曹道:“中午跟乡亲们好好喝一杯,就说是我请他们喝的。”

    老曹平时都极少接触到这么高档的酒和烟,推搪着不要,林强笑着把烟酒塞到他手上便跟大家开车出了大门。

    来到了小镇上,林强把车子停在了高桥实业公司楼下,带着李婉他们步行来到了龙强那间蒸粉店,给每人点了一份竹箕蒸粉和一碗猪红粥。

    这种烧用木柴蒸出来的米粉嫩滑有韧性,口感绵软,再浇上特制的美味排骨汁,让陈然他们大呼好味,连李婉和张臻华都直嚷着要再来一份。

    听林强说这种美味的排骨粉只卖三块钱一份,众人都说既实惠又好吃。

    “你们说,如果在我们特色商业街里开几间这样的蒸粉店,生意会不会好呢?”林强笑着道。

    “那还用说,要是我那附近有这样的蒸粉店,保证每天都去光顾。”陈然道。

    “这个店的老板是我的小学同学,也是这种竹箕蒸粉的创始人,我之前曾建议他到大城市里开一个这样的特色蒸粉店,专门做早餐供应。可他说这种竹箕蒸粉对水质要求很高,如果不是用家乡的山泉水,蒸出来的米粉就没有那种味道了。其实我观察过了,水质也许真的有影响,但关键的还是米浆的调配和蒸粉火候的把握,还有就是这种特制的排骨汁。”林强道。

    “你不是想自己也开这种蒸粉店吧?”李婉知道林强不会无缘无故的跟大家那么详细的介绍起蒸粉来。

    “这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小镇上最有家乡特色的一种美食了,我每次回来是非尝不可的。许多年前我还真的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在广州一个小小的早餐店,如果出的肠粉味道好的话,都会有一大批固定的回头客,可以轻松卖出二、三百份肠粉。你们说,我们小镇这种排骨粉是不是要比广州那里的鸡蛋肠粉好吃很多?”林强道。

    见众人不住点头,林强又道:‘“所以,我一直有个想法,希望能够把这种家乡美食推广出去,甚至把它做成一种牌,以前自己没有这种经济实力,只能是想想而已,现在倒真的想尝试一下。”

    “怎么尝试法?”陈然忽然也来了兴趣,问道。

    林强笑道:“不怕各位笑话,我当时萌生这种想法的时候,正处于人生最低谷,那时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当时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广州租个小铺面卖这种排骨粉,就算是每天卖一、二百份,按广州那里的物价,这种排骨粉怎么样也可以卖到五块钱一份吧,再加上一块钱一份的这种猪红粥,每天保守估计应该会有上千元的营业额,一个月下来怎么样也有上万元的利润了。如果做得好的话,很快就可以在附近多开几家分店,到时候就守着这几家小店,每个月有几万元的收入,日子就能过得非常滋润了。”

    “那怎么没见你成为早餐大王呀?”李婉笑道。

    “你都不知道我当时的处境有多窘迫,真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去哪里能够筹集到开店的资金呀?所以当时也只能是在心里想想而已,甚至都不敢跟家里人说出来,每天只能跟老婆一起,到小学门口去卖牛腩串。”林强笑着把自己最艰难那段日子跟大家说了一下。

    大家没想到林强还经历了那么大的磨难,嘘吁不已。

    “那后来呢?”李婉追问道。

    “后来无意中进入了雕刻这一行业,之后又率先开发出了彩雕背景墙,受到了覃总和曹旭他们的一致看好,投资成立了现在这个潮牌公司,后来的事小张和何倩雯他们就清楚了。小张可以说是我们潮牌公司的创业元老,在公司的快速扩张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更是我们潮牌置业公司的老总,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陈然,我可把话说在前面了,就算你跟小张成了家,也不能把她挖到你自己的公司里去呀。”林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