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置业公司的新计划-第2/3页





    在座的除了何远文和周媛、曹旭和闻婕、吴金中和孟茹、覃晓花和小彦是两人一组外,还有吴记明、李婉、丁蓉和向志宏是单人一组,总共八组,大家见林强个人敢一下子投入二千万,自然也不甘落后了,经过友好协商,决定各投入五百万。

    这对于原来置业公司的股东来说,并不算什么,就当是把以前的分红再拿出来,可对向志宏和吴金中他们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寻找着对置业公司的投资机会,这次也算是间接的参与了置业公司的业务。他们对潮牌置业公司的赢利能力和经营模式一直非常看好,特别是今天到潮牌彩雕公司分厂实地参观过后,对置业公司就更加充满了信心,向志宏甚至在参观工厂的时候就追问林强,上次说的置业公司融资计划什么时候进行。

    林强见大家很快就商量好认投的事,很认真的道:“这次的计划可以说是置业公司以后融资计划的一个预演,不过我有言在先,这个计划能否顺利进行,还要看跟御水豪庭那边的商讨结果,大家也不用急于把钱转过来,如果跟对方谈不拢,计划就作废。”

    大家对他的工作作风非常清楚,没有把握的事情肯定不会提前说出来的。

    (ps:码字不易,《儒商》首发易云阅读,请大家多多支持正版。另求月票支持,多谢!)

    散会之后,林强又把大家领到后面的果园,介绍说,这里总共种植了一千二百多棵沙糖桔,由老曹带着几个村里人在打理,今年春节期间就能出果。

    小彦走到那些刚刚比人高出半个头的果树旁,看到枝头上已经结满了青青的果子,兴奋的道:“这样一棵小果树居然能结那么多果子,那强哥你这个果园每年的产量不是很大?”

    林强道:“老曹说了,头一年挂果,每棵果树大概只能出果一百多斤,整个果园今年应该能出果二十万斤左右,以后如果能管理得好的话,随着果树的长大,每棵平均至少能出果三百斤以上。”

    “沙糖桔是春节时的应节佳果,我记得去年广州市场上的售价好像是每斤六块多钱,那你这个果园头一年的产值就超过百万元了呀。”闻婕道。

    林强笑了笑道:“那是市场上的零售价,果园这里只能按产地收购价来算,去年我们这里的收购价最高时去到了26元/斤,最低只有18元/斤。”

    “价钱还会相差那么大?”覃晓花问道。

    “那当然了,水果行情受很多因素影响,不但跟当年的丰产情况有关,还受即时气候、天气情况影响,那些收购商也精得很,觉得行情好,早早就会跟果园商量好收购价,下了定金,那些产量大的果园基本上都被预先承包完了,之后就会压低价钱收购那些产量小的果园。由于沙糖桔的采摘期集中在春节前后一个月里,没有找到销路的那些小果园只能低价出售了。所以说,果农不但要看天吃饭,还得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不容易呀。”林强道。

    “那你这里的果园也被人承包收购了吗?”李婉问道。

    “没有呢,我们这里是首次出果,果子的相、口感都未知,收购商心里没底,不敢冒这个险。反正我也不焦急,等我父亲带队完成阳州那里的学校文化墙安装之后,果园就交由他来处理。我已经让人去订做一批礼果箱,春节时候大家可以带上家人朋友过来,自己动手,想摘多少就摘多少,不限量免费供应,可以拿回去自己尝,也可以作为手信送给亲朋戚友。怎么样,够意思吧?”林强道。

    小彦雀跃道:“太好了,到时过来既可以亲手摘果子,又可以尝麻黄鸡。”

    “我们陆洋河的特色商业街不是在元旦的时候就要开张吗?可以把这些沙糖桔做成礼包装,放到手信街里出售呀。”李婉道。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如果销量好的话,还可以联系我们这里的其他果园一起开拓市场。”林强笑道。

    覃晓花问道:“你这里有几百亩的山地,没有想过搞其他的产业?”

    林强道:“还没想过呢,反正还有二十多年的租期,租金都付过了,有了这个果园,应该可以维持这里的日常开支了,以后这里就当作是休闲度假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