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两个新计划-第2/3页





    林强说着从办公桌上拿来纸笔,边画着示意图,边道:“首先,我们利用传送带,把河砂传送到可以左右晃动的斜立铁筛上,除去杂质,再用另一条传送带把筛选好的河砂传送到漏斗型的大型储砂罐里,储砂罐设有多个出砂闸口,可以同时给多个编织袋装砂,另外,现在市面上有那种半自动的封口机,可以快速封口,封装好的砂子通过环形传送带送出,最后由工人按40包/板把袋装砂叠放在特制的地台板上。有了这套设备,就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我的大概想法,具体要怎么样去制作这一套设备,国志你是机械通,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的。有需要的话你开车上去白庙码头砂场那里实地看看。”

    章国志不愧是学机械出身的,一点就明,当即表示完全没问题,还马上估计出这样一套设备需要配置六个工人,每小时大约可以封装500袋,一个班次就可以完成4000袋,效率将会提高近十倍,会节省大量的人工。

    林强让何光和章国志马上分头去准备。

    待何光他们出了办公室,覃晓花看着林强笑道:“有时候真的不知你这个脑袋是怎么样长成的,总会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对了,如果我们在阳州推出这种袋装砂,还是要跟丁蓉他们合作吗?”

    “这个倒不一定,丁蓉他们主要还是供货给建筑工地的,我的想法是通过我们阳州新潮牌家装馆来运作。”林强道:“对了,花姐,如果你愿意,欢迎投资入股我们凤城那个河砂场。”

    林强想到,虽然凤城是自己的家乡,但对那里的情况还不太熟,况且现在新来的那两个河砂老板非常强势,如果覃晓花加入进来的话,起码可以借助陈大同的关系,不至于被人随便搅局。

    覃晓花笑道:“我不会那么贪心,明着去占你们便宜的。我有预感,你这个计划实行起来,会有很不错的效益,而且,我们不需要很多的投入,马上就可以有产上市,阳州的市场要比凤城大,我在阳州那里有股份就满足了。你放心,早上的时候我当着大同的面说了,白庙码头那个河砂场我也有份,真有什么事我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林强朝她拱了拱手。覃晓花做事历来有自己的原则,上次林强曾提议让她参股五金加工厂,但她一口就回绝了,还从来不问他从那些发外加工件上能有多大的利润。

    现在,林强已经成了华光集团发外加工件最大的供应商,真正实现了许多年前自己组建国产化小组时的设想,瞿忠权现在也完全倚重林强,把几乎所有重要的发外加工件都转到了林强的五金加工厂,再也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而且,他每个月都可以放心的从林强这里不留痕迹的拿到几万元的回扣,至于林强每个月可以从这些发外加工件上赚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林强一直非常享受跟覃晓花这种轻松、平等、互不约束的交往,从一开始,两人除了正常的生意上的合作外,从来没有涉及到私下的金钱往来。他还很庆幸,那次自己遭遇到沉重商海打击时,没有开口向覃晓花求助,要是那时接受了她金钱上的帮助,两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变味了。

    在这个世界,无论男女,无论是朋友还是同学,甚至大多数的亲人之间,只要涉及到了金钱,总会产生许多令人嘘吁不已的事,金钱很容易就会把原来的平衡打破,双方很难再维持那种平等的关系,慢慢就会出现介蒂,原来的友情、亲情就会变得疏离和陌生,有些甚至会反目成仇。

    林强已经深刻领教过其中的滋味,因此,他很珍惜跟覃晓花这种平等的交往。

    覃晓花的司机已经赶到,送了她下楼离去后,林强刚回到办公室,便接到曹旭从阳州打来的电话,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什么时候赶回阳州,说他这二天已经跟李婉把文字方案初稿做好了,等他回来讨论,最好今天下午就能赶回来,他明天还得赶回广州安排其他的工作。

    林强本来还想着回家看看女儿和妻子,明天一早再过去阳州的,听完曹旭电话,便马上启程,赶往阳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