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圩一章 三农问题1-第2/2页



魏春城赶忙问道:“殿下,这可是千秋功业,殿下难道也犹豫吗?”

李存真没有搭理魏春城,而是踱出门去。魏春城见了赶快跟上。

此时是南明吴王三年,即西元1665年农历三月十三,南京仍然还有一丝凉意。

李存真抬头看了看天……月悬中天,忽闪忽闪,一圈淡蓝色的光晕把月圈在中心。光晕之外,是隐灭的星辰。月并不圆满,然而却光芒依旧。月光如水,倾泻而下,洒满整个金陵古都……

李存真当然想给农民分地,他自己就是老百姓,自然是明白老百姓的想法的。李存真当然知道“均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功盖千秋的伟业。但是,面对如此功业,李存真犹豫了。他要的不是青史留名,什么圣祖仁君都是狗屁,李存真根本不在乎,他要的是中国的万世强盛,他要的是永远的天朝上国。

如果说在定鼎南京的初期,在坐天山之战之前李存真显得“软弱”不敢动缙绅这是勉强成立的,但是在湖广战役之后,李存真强硬起来了,根本一点都不惧怕缙绅。他犹豫,不是因为怕缙绅,而是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就走错了路,怕把中国带偏了!

李存真来自后世,学过一点后世的知识,他认为如果给农民分了地,那么农民就全都变成了有资产的小资产阶级。西元1665年的中国,保守估计农民也有六千万,而李存真的治下怎么也有三千万农民,一旦分了地,农民就不再是农民了,就变成有产者了。南明明李治下的社会结构就会发生重大变化——从农民的汪洋大海变成小资产阶级的无垠沙漠。

而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是分散的,就如同是一盘散沙的一样。如此社会,是没有组织也难以组织起来的。一个高度分散的一盘散沙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甚至难以朝着工业化的方向迈进。实现不了工业化,不能把中国往工业化的方向去推,那就不可能实现“永恒天朝”的伟大梦想。这是李存真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了。

若是果然把中国变成了“无垠沙漠”,无法实现工业化,甚至造成内卷,那么明李和满清又有什么分别?

李存真也不去管魏春城,兀自说道:“如果一招不慎,让天朝掉落地面,我李存真万死难赎其罪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