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欧陆大方阵-第2/2页





    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李存真心里想着自己的燧发枪和南洋火枪,让火枪兵能紧紧地挨在一起,上面装上三棱刺刀,摆上空心方阵,再辅助以小炮和骑兵,或许可以取胜。否则的话只能依靠自己的战略战术取胜,可自己的智商真的一定比满清高吗?未必。虽然只是很丰富,可是智慧并不一定高多少。

    真正解决火枪肉搏问题还是在十九世纪出现后膛枪以后。在后膛枪上装上刺刀,这就彻底解决火枪兵肉搏的问题了,但是此时的战争仍然可能依靠肉搏。二十世纪抗日战争中的石牌战役,中日两军便拼了三个小时的刺刀,最终中**队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了日军。所以说步枪装上刺刀后,取胜到底是依靠开枪还是拼刺刀还是难说。毕竟李存真是个文科生,没有过多地数理化知识。所以,他想着等局势稳定后,建立学校教育系统,或者干脆“废科举、兴学校”。他编写教材通行教育系统后,看看会不会出天才。毕竟,教育学博士李存真写教材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在十七世纪想要获得陆战的胜利,肉搏还是十分关键的,李存真不愧在南明清初混了十三年,看问题还是很准的。因为即便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也是依靠刺刀冲锋打败的清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八里桥大战时候,八旗才败在火枪之下。

    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不久之后爆发的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就是凭借火炮炸开了雅克萨的木制城,然后冲进城去依靠肉搏取胜。第二次雅克萨战役时,俄军的燧发枪相比清军的火绳枪虽然先进,可还没有先进到吊打满清的地步,也不过是先进一点点而已。之所以扛了十个月,主要是因为棱堡发挥了作用。即便如此,清军凭借数量优势仍然很快击败俄军。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南明汹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