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智慧生活之“天机”



    1、潜龙勿用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注重积蓄力量,韬光养晦,切不可莽撞,出风头。

    在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先是甘当潜龙,顺利得在郭子兴死后取得起义军的领导权,又在占领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时继续做潜龙,采用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回避了打击,减少了消耗,在后来一举击败张士诚和陈友凉势力,奠定了推翻元朝的基础,成为在天之龙。

    2、亢龙有悔

    亢,就是穷高,只知道往高处飞,知进不知退。这样做一定会有悔恨。

    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他们三人都是不世出的猛人,但是两个被车裂了,一个是宝剑抹了脖子,都是因为不能急流勇退,终于死在事业的顶峰,都没落得好下场。

    物极必反,日中而昃。做事情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转变,好事就会开始慢慢变坏。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范仲淹,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只能喝粥。于是,他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

    当地官吏听说了他的才名,便给他送来吃的,想要拉拢他,他却断然拒绝了。他跟朋友说,人生要自强不息,不食嗟来之食。经过漫长的困苦与奋斗,他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名相。

    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一个人要能承受自己能力以内,要自己权衡。

    一个拥有博大胸襟与高尚品德的人,不断进取,宽厚待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进而取得巨大成功。

    人世间纷繁复杂、风云变幻,但是无论成与败,得与失,都能在对“厚德载物”的品味中找到答案。

    5、以成德为行

    什么叫“以成德为行”?就是说把成就自身德性、品德作为行动的一个目的。

    如今我们常说,生活就是修行。其实不假,生活中,处处有禅意,处处有修行。“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修行、修道、自我提升,这些都不需要刻意为之,都在个人的生活中。

    6、以同而异

    在求大同的前提下,应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总能见解相同,意见一致,所以才会产生种种矛盾。

    所谓容人者为人所容,每当这个时候,最能锻炼我们宽容浑厚、异中求同的气量和爱心。懂得求同存异,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之间,生活才会更加美满。

    7、果行育德

    这句话出自《易经》蒙卦。一般都将“果行”理解为果断的行动,其实这有些说不通。果断和武断区别有多少?什么果断的行为可以培育道德?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编撰了我国最大的一部古代编年史--《资治通鉴》。他治学严谨、刻苦,为编撰《资治通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对书稿精益求精,六百多卷的初稿,到定稿时只剩下80卷,而且全部用工楷字写成,没有写一个草字,剩下的废稿把两间屋子都堆放满了。全书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写了1360年的历史。

    果是植物结出的果实,放在人身上,就是指行动要有结果,也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做事,不要空谈,不要没有结果就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培养人的德。

    8、日新之谓盛德

    世界时时都在变化,万事万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

    《大学》里面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是说君子修身,应当效法阴阳变化日新,不断提升自己,改掉过错。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当保持昂扬上进的姿态,不断更新自己,去迎接人生每个新的每一天,这才是生活最美的乐趣。

    9、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事物的变化总是从微小的地方开始,一定要善于发现这些变化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机会稍纵即逝,不要一天一天地拖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