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扶贫基金与投资基金-第2/2页



在节目中,齐年一再提到自己的观点:“光给钱,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除非是失去了劳动力的鳏寡孤独和残障人士,都应该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角度来考虑扶贫的问题。这与国家关于扶贫扶智的号召也是一致的。

基金会的人又问齐年对于基金会的建议。齐年说:“我对慈善基金会的管理方式不太熟,我只了解慈善基金会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我觉得都很好,对项目当地贫困人口下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基金会的人等齐年把这短短的几句说完,问道:“你应该接下来会有一个‘但是’吧?”

齐年笑道:“有‘但是’,不过这个‘但是’是有条件的,而且还是有难度的。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就斗胆提一提我的设想。还是之前我提到的自救的思路。其实很多地方有贫困人口出现,并不是这个地方人口结构的问题,而是这个地方经济本身就不强。经济是基础。如果连经济基础都没有搞好,那政府就没有余力来做扶贫,人们就没有余力来帮助他人。所以根本在于经济问题。”

“聊经济问题,那这个话题就太大了。”于菡说。

“是的。所以我不是想聊经济问题,而是想聊其中的一个点。比如:慈善基金可不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优质企业的经营上。也就是说把慈善基金变成投资基金。发掘需要扶持的那些地方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同时附加一些由企业进行扶贫的条件,比如:优先雇佣贫困人员等。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扶贫的效果,而且基金还可以从企业的经营中受益。我知道很多慈善基金需要靠善款维持扶贫项目。但是如果慈善基金本身可以做到授人以渔,能够从项目运营中获得收益,这不是一个良性循环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