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电视访谈(1)-第2/2页





    秘书长说“首先,暴力分拣这件事情本身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因为是在物流协会工作,和快递公司接触得比较多,非常理解他们的难处。”



    物流协会秘书长此时担当的任务就是站在快递公司的一方为之辩护。



    “去年我们去一个快递网点了解暴力分拣的情况。那个分拣中心的负责人正在接待一批记者。他当时和一名记者发生了点儿言语上的冲突,就对那个记者说‘你如果能半个

    小时之内把这一车货分拣完,我给你两万块钱’。所以说,分拣是一项强体力劳动。分拣员的效率……”



    “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于菡插话说,“请问那个记者后来赚到那两万块钱了吗?我对这两万钱比对暴力分拣感兴趣。哈哈哈。”



    “当然没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秘书长笑着说,“我接着说,分拣员的效率其实已经非常高了。我见过他们正常情况下是怎么工作的。请注意我说的是正常情况下。那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胜任的。但是,碰到不正常的情况,比如‘双11’,那么他们的效率再高,也不可能完成每天的分拣任务。”



    于菡问“所以就开始暴力分拣对吗?”



    秘书长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暴力分拣,得看我们怎么定义。如果分拣员的本意是恶意的,那么就是暴力分拣;如果分拣员本意是为了更高效的完成任务,以抛代替放,那我认为这不叫暴力分拣。”



    于菡说“好。秘书长又给我们出了一个新题目。到底什么样的分拣才叫暴力分拣。孩子哭的时候,你生气地把孩子往床上一扔算不算虐待儿童?”



    仞市晚报的主编说“我认为不能这样进行类比。孩子是自己的,打是亲骂是爱。偶尔的过激行为并不能称为暴力或虐待。但快递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物品。快递受损,分拣员没有任何损失。不能排除恶意的因素。”



    Ps:书友们我是作者梦风,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主编环顾了一圈现场的观众接着说“‘破窗效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把一辆旧车的窗子打破,别人并不认为他是在搞破坏,相反会起到示范效应。而停放着被砸破车窗的旧车的街区,治安也会越来越乱。这是人内心深处潜在的性本恶的因素在作怪。就像刚才视频中的那个快递员把快递当球踢一样。这不是暴力分拣的问题,而是如何拴住内心的恶魔的问题。”



    于菡说“好,我们的对话越来越激烈了。那我想请问一下丈省大学的教授。据网上爆料,这位快递网点的负责人齐年先生就是丈省大学的毕业生。是吗?齐先生?”



    “是的。”齐年点点头。



    “好。请问教授。对于贵校的毕业生,现在处于暴力分拣恶**件的风口浪尖。您怎么看待?”



    一秒记住域名:""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学霸快递员》,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