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帝的威胁(4)



    苏漓登时一惊,抬头发现皇帝的眼光,竟然犀利得让人不敢直视。她微微垂头,恭敬答道:“是的,陛下!”

    “抬头看着朕!”皇帝眉头一皱,突然沉声喝道,显然不满意她的回答。浑身散发出一股凛然怒气,令人止不住心惊肉跳。连皇后都忍不住身子一抖,整个云烟台的宫女太监,立刻吓得跪了一地。

    真是应了那句,天威难测!刚才还是和风旭日,此刻却已乌云罩顶,风雨欲来。

    苏漓不敢有所犹豫,立即抬起头来。直视帝王。神色镇定坦然,并无一丝皇帝预料中的慌乱恐惧!

    皇帝略感意外,招手叫道:“来人,笔墨伺候。”

    众人一愣,皇帝这时候要笔墨做什么?

    通常皇帝提笔,最常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批阅奏章;二是下诏书。此时此地显然无奏章可批,那么……

    众人倏然屏息,皆忍不住朝上头偷偷瞧了一眼,只见皇帝盯着苏漓的眼光,深沉如水,晦疑莫测,不禁都为这位突然崛起荣宠一时的明曦郡主捏上一把冷汗。

    苏漓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在袖中握紧,将一腔紧张情绪强压在心底深处,丝毫不敢表露出来。

    她默默垂头,周围一片安静,听不到半点声音。

    气氛紧张而沉闷。连皇后也不敢多言。

    笔墨被奉上,两名蓝衣太监小心翼翼,等待皇帝示下,但皇帝却连看也不看一眼,又吩咐道:“把那画架给朕抬过来!”

    苏漓微愣,皇帝要画做什么?

    皇后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您也要作诗么?”

    皇帝淡淡扫了一眼皇后,没有任何感情的眼神,令皇后心头一凛,慌忙禁口。

    画架被抬到皇帝跟前,皇帝先是仔细看了看山水图,随后又盯着画的背面的那首诗足足看了半刻,挥手让太监将笔墨送到苏漓面前。

    他面无表情道:“这首诗朕看着不错,你抄一份,朕叫人收到伊人篇里。看以后,谁还敢说我晟国无才女!”

    苏漓一怔,顿时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伊人篇是晟国专门用来收录出自女子之手的优秀诗篇的诗集,通常能载入那里头的,无不是万人交口称赞的真正好诗!苏漓这首,或许不错,但要收进伊人篇,怕还不太够格。而皇帝此举,只怕收录是假,试探是真!

    虽然皇帝还看不出画和诗有何玄机,但肯定不信她和阳骁的诗作相近是个巧合,所以他要确定,这首诗是否真的出自她手?

    低声应了声“是”,苏漓执笔,在皇帝的注视下,毫不犹豫地写下了那首诗。中间没有丝毫停顿,也没有抬头想要看画卷的意图。她每写多一个字,皇帝的脸色便多出一分疑惑和沉思。直到苏漓搁笔,亲手将这首诗奉至帝王眼前。

    笔法纯熟,字迹清秀,与那幅画背面的诗、字,皆毫无二致!皇帝看过之后,心头疑云越来越浓。将那首诗递给身后的太监收着,皇帝重又抬眼看她,见她面色恭谨,神情坦然,不禁思索问道:“此前,你与汴国四皇子见过几次面?可曾谈及今日之题?”

    “回陛下,不曾!明曦之前,只与四皇子见过一次,是在街上。当日他醉酒从青楼冲出,错将明曦当成他的娘子,要我跟他回家……”

    “娘子?”皇帝拧眉问道,“他娶过妻?”

    “明曦不知!当时明曦也不认识他是谁,后来镇宁王经过,告知明曦,方知他竟然就是汴国的四皇子!”

    如此,自然不可能是两人事先串通好的!

    苏漓相信,皇帝在这场选夫宴之前,应该已经调查清楚,苏漓从小足不出门,而汴国四皇子又是第一次来到晟国京都,两人不可能早就认识!唯一的那一次见面,皇帝早就知道,只要再稍加查证,自然明白她今日所说都是实情。

    皇后皱眉问道:“你对四皇子的那首诗,如何看待?会不会觉得……太过巧合?”她意有所指,话里有话。

    苏漓蹙眉回道:“不瞒皇后娘娘,苏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如此说来,倒是本宫多心了?”皇后笑了一笑,那笑意却不达眼底,又道:“即便真是巧合,以你之聪慧,其实不必将这首诗展示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