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52赫兹的鲸”-第2/3页



“师父,你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我想知道你的生日还不容易吗?”

“好吧。”向北说着拆开礼盒。

“哎哎哎,你都是这么对待别人送的礼物吗?”罗方伊急忙阻止。

“怎么了?”向北有些疑惑。

“当着我的面就要拆开礼物?”

男人跟女人的确不是同一种动物。两个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呃……好,我回去再看。”向北笑着说,“谢谢你的礼物,我以为不会有人记得了。”

“这么客气啊,走,请你吃饭去?就当是你上次请我的回请吧。”

“上次请你?”

“你忘记了?你从民族市场买的煎饼果子啊。”

晕死,两人还是不在一个频道上。

“哈哈,好吧,你不说我都忘了。不过可能会让你失望了,我已经吃过了。”

“切!”罗方伊白了他一眼。

这可不像是徒弟对待师父应有的态度,太没大没小了。

不用说,向北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又错了,句句聊不到点子上,气氛尴尬到极致。既然怎么说都是错,那索性就闭嘴吧。

“没关系啊,我也是有应酬,吃过了。”罗方伊控制着饥肠辘辘的胃,不让它发出任何声响。下午的采访结束后,她就马不停蹄往这里赶,不要说吃饭了,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现在完全是又饿又困。

“师父,我给你列个选项,吃喝玩乐,这四样你随便选吧。”罗方伊提议。

“哦?看来我今天是碰到‘金主’了?我吃过了,也喝过了,至于玩乐嘛,我都不擅长,要不咱们随便走走吧。”

已经可以确定,这场对话绝对是惨案现场。罗方伊实在想不通,当年那个情商智商双高的明星记者,现如今怎么成了榆木疙瘩?

“哎呀,真没劲。”罗方伊有些失落,不过又像是脑子里闪出了什么点子,“既然你说随便走走,那就听我的喽,我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好,听你的。”

“上车吧。”罗方伊将副驾驶打开。

“这是你哥的车子吧。”向北问道,屡屡将天聊死,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这个问题门槛比较低吧。

“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昨天刚刚坐过,哈哈。”向北笑了起来。

车里的气氛瞬间冷掉,连空调都省了。

两人乘着车子漫无目的地开着。

没办法,这天聊不下去了,听听歌吧。

“我是只化身孤岛的蓝鲸,有着最巨大的身影,鱼虾在身侧穿行,也有飞鸟在背上停……”CD里播放着音乐,旋律很优美。

“CD换了?”向北问道。

“是的啊,我哥的那些歌都太老了,我不喜欢,就自己又拷了一份。你白天听到的是他的CD吧?让你的耳膜受委屈了,哈哈。”

“还好,你哥的曲目挺正能量的。”向北调侃道。

“《化身孤岛的鲸》,一首改编歌曲。我很喜欢里面的歌词。”罗方伊说道。

向北认真听了听,曲子没有什么亮点,歌词的确蛮有意思,听着这首歌,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画面:茫茫大海上一只鲸孤独地穿行着,偶尔有海鸟飞过,游轮驶过,但是它们终究都是过客。繁华过后,这只鲸还是孤独地在海中遨游。

“这首歌背后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据说歌词写的是一只被称为最世界上孤独的鲸,它叫Alice。”罗方伊讲述起这首歌的故事,看来,她的确很喜欢这歌。

“最孤独的鲸?蛮有意思的。”

“从1992年开始,科学家对它展开追踪录音,此后很多年里,人们发现它没有一个同伴。科学家经过研究找到了原因,原来,Alice的频

率有52赫兹,而正常的鲸频率在15~25赫兹,频率不同,让它与所有同伴错过,始终孤独地游走。”

向北一直以为鲸是群居动物,没想到还有科学的解释——频率。当然,任何故事能够跟科学结合在一起,可信度自然大大增加。

罗方伊接着讲述这个故事:“20多年的时间里,Alice从美国加州中部的温暖洋流游到北太平洋的刺骨洋流,一路迁徙一路寻找,一路孤独歌唱,从未与同伴相遇过……”

“很伤感的故事。我记得有一个作家说过,孤独是人类的本质,看来动物也一样。我们都是52赫兹的鲸。”

“不过……很多伤感的故事都会有一个励志的结尾。这个故事也一样。2010年的时候,科学家们终于捕捉到了符合它模式的鲸歌。而且,是在两个地方同时。这意味着,也许Alice终于找到了同样频率的同伴。也许它其实一直是特殊鲸群的成员,只是喜欢时不时单独行动;也许它把自己的歌声教给了其他的鲸,让自己不再孤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