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暴风骤雨-第2/3页



按理说,现在的90后、00后敢拼敢闯,不怕天不怕地。但是小李是例外,他内向话不多,甚至可以在办公室静坐一天不说话。不过,让陈继洲欣赏的是,这小伙工作踏实、严谨,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开始自己的汇报前,小李先是清一下嗓子,扶了扶眼镜。对于一个刚刚工作几年的新人来说,工作之初就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岗位上,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毕竟纪检工作都是跟违法违规问题做斗争,如果你没有多年的修炼,想要斗得过他们,谈何容易。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这个道理。

“社长,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过去四年间,财务人员违规开支的问题有26起,涉及金额280余万元;领导干部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34起,涉及领导干部7人,金额若干;采编人员违法违纪问题108起,涉及记者33名,金额约90万元。总计金额约500万元。”

“涉及的人员当中,在职人员占了多少?”

小李看了看材料,大脑飞快运转,计算着数字,“8名领导干部中,有3人是现任领导,5人已经离任;33名记者全部是在职人员。”

听到这个数字,夏侯明奇脸色阴沉下来,他明白,难题出现了:“坦白讲,我已经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但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夏侯明奇说着,转眼盯着陈继洲,“老陈,你们这次功不可没。不过,你也确实给我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啊。”

陈继洲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社长,我也是被这个结果吓了一跳,但是,违纪问题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如果我们不采取有力措施治理一下,势必是报社发展的一大隐患呐。”

“那你觉得该怎么治理这些问题?”

“违规的人员按照报社规章制度处罚,违纪的人员按照相关纪律处分,违法的人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社长,如果按照规矩来办的话,应该是这样的。”陈继洲首先搬出法律法规来,有法可依,剩下的如何定夺就交给夏侯明奇了。

“今天是周几?”沉思当中的夏侯明奇猛地抬起头来,眼神散乱地看着大家。

“周三,20号。”一名专案组成员回答。

“周三……这一周过去后,世博会也就结束了。我们的报道就能告一段落了,”夏侯明奇拿起纸杯,啜了一口水,由于水温有点高,他又用手钩着被子边缘放到了桌子上,“老陈,你们尽快出来一个处理意见,但是在世博会结束之前,一定要按兵不动。在座的各位一定要记住,关于这次行动的所有信息,不得向外界泄露半点内容。”

“社长,关于处分方案,您有什么想法?”陈继洲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执行者,决定权在夏侯明奇手中。

夏侯明奇足足沉默了两分钟。两分钟后,他似乎拿定了主意,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不大的空间里来回走着。大家见状,纷纷将自己的椅子往墙边靠,尽量腾出更多的地方来。

“我本来不打算这么早就定下来的,不过现在来看,早点下决定也许会更好一些。我的想法是,涉及的违规问题,我们在报社层面就可以解决,因此操作空间大。凡是牵扯到违法的问题,就肯定已经很严重了,我们没必要藏着掖着,坚决依法处理。”

夏侯明奇一开始说话,陈继洲就像是接到指示一样,迅速拿起纸笔记录下来。其他人见状也急忙打开本子,迅速记录着。

夏侯明奇顿了顿,“下面我要说的,大家都不要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另外,我再强调一遍,今天的会议内容是绝对保密的。”

众人赶紧点头附和,又把本子合了起来。

“关于记者的违规问题,”夏侯明奇环视一圈,继续说道,“你们尽快做出具体评估,评估每一个记者的违规情况,根据违规程度排列顺序。违规程度只分两档:一般违规和严重违规。凡是违规较轻的,不予处理;违规程度一般的,也不处理。严重违规的,采取开除、转岗、停薪等处罚措施。”

陈继洲虽然没有吱声,但是心里很明白夏侯明奇的用意。

面对如此数量的违法违规问题,一个聪明的解决办法是大而化之。一旦量化标准太细,必然会引起混乱。

另一方面,从夏侯明奇的角度考虑,处理这些问题,既要考虑到纪律,又要兼顾业务。记者的违规问题这么普遍,如果都处罚,那报社的报道业务怎么办?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就只能讲究策略了。对于那些因为“小过”而不被处分的人来说,“杀一儆百”的威慑力也已经足够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