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采访遇见鬼-第2/3页





    “那好吧,我还在村小学的传达室,你过来吧。”向北从电话里能听出来,骆景晨还是很热情。

    进入冬季的北方,气温一天一个样,尤其是在农村,这时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十度。在古代,人们为了熬过漫长冬季,发明了“数九”的方法消遣,以此缓解无聊而又寒冷的冬季带来的心理危机。冬季里另外一件幸福的事,是将房屋封得严严实实,依偎在炉火旁,边喝茶边看电视。

    此时的骆河村小学传达室里,就是这样一幅场景。骆景晨正靠在床边看电视,小饭桌上,是他那个巨大无比、被茶渍浸的泛黄的塑料杯,外面还套了一层毛线织成的“外衣”。看上去廉价的茶叶几乎填充了半个杯子。

    屋外起了浓雾,寒气逼人。屋里暖意融融,温馨舒适。

    “欢迎你,向记者。”骆景晨主动伸手握住向北,“感谢你为骆河村做的事情。”

    “别客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向北觉着这话有些别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扭,但又不好说什么,“我看到市里的文件,骆河村的项目被叫停了。”

    “是的,虽然叫停了,你也看到村里的情况,受到的影响也不小。现在村民内部又有分歧了。”

    “什么分歧?”

    “咱们坐下说吧,”骆景晨招呼向北和罗方伊坐下,又忙着倒茶,“呃,也没有什么好茶叶,你们别嫌弃。”

    “骆主任,您太客气了。”向北赶忙接过茶水。

    “别再叫我骆主任了……我已经不干了。”骆景晨笑着说,表情看上去很复杂。

    “啊?!为什么呢?”向北和罗方伊同时发出疑问。

    “就是因为这事儿闹得呗。上面认为我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有不妥的地方,所以就给免了。不过也好,村里人多口杂,摘了这顶帽子,反倒是轻松了。”

    “唉,好吧。”向北觉得有些惋惜,但又觉得骆景晨说得对。别看一个村子不大,要把它“经营”好并不容易。根据向北的了解,一个农村干部能让村子和谐稳定就已经算是合格了,要带领村民致富,说到容易做到难!

    “村民们现在怎么样?你刚才说又有分歧,什么分歧?”向北问。

    “其实大家当初就是因为补偿款的事情才闹的,村民被烧那事儿只是一个引子吧。”骆景晨说,“现在钱都拿到手了,大家心里也踏实了。”

    “呵呵,”向北微微一笑,农民很现实,不管你是理财也好,分红也罢,拿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但是向北也赞成一个观点:农民不能一夜暴富。这话虽然很片面,但是关于农民拿到巨额补偿款后没几年就花光的例子,他也听说过不少。所以,在这样一个时期,如何转变农民的原有观念,如何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是对一个为官一方者智慧的考验。

    “那分歧呢?”

    “项目推进到这一步,叫停之后大家都受到了影响。现在有些村民希望能够尽快重启项目。大家也是担心夜长梦多,项目又有新的变化。”

    “另外,我还想了解一些情况。”向北继续问,“关于当时征地项目的通知……村民都知道吗?”

    骆景晨说:“我记得上次好像跟你说过了。你当时在村里也了解到,大家都不知道这事。”

    “可是市国土部门提供的材料里,有村委会的签字和盖章。”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不清楚?你骆景晨当时是副主任,难道村委会的材料不经手?还是说许昌林一个人瞒天过海?向北一肚子疑问,却没有说出来。

    “呃……我这里有一份材料,想请你看一下。”向北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翻找当时拍到的市国土局提供的文件。

    &nb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sp;

    “向记者,你先等一下,我有点事情,打个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