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与天斗,有何不可(3)-第2/3页





    老人悟出了个中原理,——这个天地宇宙的空间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存在着曲率(即波浪),如果把天地宇宙的整体想象为一张大膜,这张膜的表面是弧形的,整张膜甚至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空气泡。虽然膜的局部看似平面,但空间曲率还是无处不在。从这个空间曲率的存在,一尘老人设想,如果将空间进行折叠,则设想把一个巨大空间的曲率无限增大,像一张纸一样对折,把“纸面”上相距遥远的两点贴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实现零距瞬移,即从一处到另一处的瞬时移动,只需通过借助一种特殊的力量改变空间曲率把目的地拖过来。说来,这种把弄八荒六合于股掌的事只有所知的最高维度文明的圣界之帝才做得出来,但是,如果加上所知基本理论的限制,或许圣界之帝也未必可行。

    但说巧不巧,而《传习心经》中正好有“知行合一”、“致良知”两种心法,这两种心法与《二义相对经》中所论述的其中两个理论“能量守恒”、“万有引力”的原理,两相结合,可以尝试着修习这种特殊力量——曲率驱动力。经过数个世纪的研习,一尘老人终于练成了零距瞬移的神功。同时,在修习的过程中,他发觉能将空间进行折叠或弯曲从而实现零距瞬移的曲率驱动力的释放能量与速度可以强大到接近无限,基于此,他便创制了这套曲率刀法。

    曲率刀法只有一招一式,至简至易,但使刀时,所需功力共分为九重,每递增一重,刀锋所展现的威力皆按几何级数倍增。一尘老人在上古时代云游各界时,亦曾了解到异世界中一名后起之秀,尊号为轩辕氏黄帝的年轻人,在异世界的东胜大陆上,因缘巧合之下,在首山炼制轩辕剑时,于无意中获得了一把自炼而成的刀,遂将该刀取名为鸣鸿,但因此刀自带刀意,轩辕氏黄帝以此刀杀意过重,便封杀了此刀,而此刀实为神品,深具灵性,不堪于埋没,遂化作赤色云雀遁走,后不知所踪。之后,在一尘老人参透曲率驱动的功法妙理后,世间却再无可适用的刀具,一尘老人为将此刀法研习至最高境界,于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到一颗每数百年一次经过太阳系宇宙空间的彗星上,采来十万年的玄冰,炼制了一把可堪使用的玄冰火焰刀,然后用这把刀练习曲率刀法,但此刀虽亦是极具神性,威力亦是十分强大,但其自身所带的刀意不如鸣鸿,是故,一尘老人终究只能将曲率刀法的威力练到第七重,便再无进境。由此,一尘老人常引为憾事,故尝自叹,如得鸣鸿刀相助,以此刀自身所带之刀意,足可直达曲率刀法第九重,当于各界更无敌手。然一尘老人自是界外高人,自不与各界相争,也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为纪念曲率刀法的创成及鸣鸿刀的遗失,故将此刀法亦命名为孤鸿刀法,或孤鸿一刀。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此后,常对爱徒梵香详加讲授,并告诫其对敌之时不可随意使用。

    ……

    此时,战场之上,梵香与秋原慧相对峙了约有三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在空气即将冷凝至冰点那一瞬,两人齐齐一声大喝,迎面对冲而过,各在对方身后十步处立定。

    屏息片刻,秋原慧突觉脸上微凉,半片丝巾飘落于地,知是蒙面的黑丝巾已然被对手刀锋所断,但并不觉脸上疼痛,想是未曾受伤,遂伸手将余下丝巾除去;梵香双手持刀,缓缓转过身来,左臂衣襟翻开一个口子,有一线微微的血痕。

    “好刀法!”

    “好刀法!”

    二人不禁异口同声为敌手叫好,心下皆对对方心存赏意,二人相对而立,眼光交汇的那一霎,虽亦是冰冷刺骨,但已无视对方为敌人的杀意,二人皆是安静地平视着对方,没有言语,竟视战场周遭的众神如无物。

    战场四围的众神兵天将眼前一错,未及喝彩,只觉自二人所在的区域突然向四周空域扩散出一道强大的无形冲击波,如滔天的波浪激荡而来,迫得众神不禁退后数步,方得站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