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摧毁敌人物资补给



    李鸿站在远处,举着望远镜观察,他看到了飞机空投下来的物资。    只见,一箱箱物资从高空中抛落下来,一朵朵伞花随之绽放开,物资在降落伞作用下缓缓落地。    地面上的鬼子,将空投下来的物资快速搬越车辆上。    观察了一会敌饶空投区域,李鸿对着通讯兵命令道:“命令炮兵对鬼子空投地进行炮击,给老子狠狠地炸,一箱物资都不要给鬼子留下!”    保安团炮兵接到炮击命令,立即装弹炮击。    “嗵,嗵,嗵!”    几十门火炮同时开炮,密集的炮弹雨点般砸向鬼子空投区域。    远处的鬼子正在搬运物资,忽然听到炮弹的尖啸声传来,一个个顿时吓的浑身颤抖。    “炮火袭击,心炮火,快隐蔽,快隐蔽!!!”    几百名鬼子纷纷寻找隐蔽点,有些鬼子直接卧姿趴在地上。    “轰,轰,轰!”    飞来的炮弹连续爆炸开,爆炸火光一团接着一团亮起。    近百名来不及躲避的鬼子被炮弹当场炸飞起来,尸体远远的抛飞到地面上,还有不少鬼子遭到了炮弹弹片的杀伤。    鬼子空投地点是一片空旷地带,根本没有什么可躲避的掩体,无论鬼子往哪里逃窜,都很难逃避炮火的打击。    “啊,啊,啊……”    惨叫声和爆炸声不断响起。    炮弹连续的飞来,地毯式的进行轰炸鬼子空投区域。    不间断的轰炸了几分钟,地面上硝烟弥漫,鬼子尸体横七竖肮在地上,敌人最少死伤了两三百人。    李鸿移动手中的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十几辆装物资的车子炸成了零件,车上的物资尽数炸毁,满地的狼藉。    随即,他放下了望远镜,命令炮兵停止炮击,立即撤离阵地转移。    摧毁鬼子物资补给的目的已经达到,如果再进行炮击,很有可能会遭到鬼子炮火的远程打击。    中岛长雄站在在驻地的高地上,他亲眼目睹了空投区域成了一片火海,所有武器全部被摧毁。    “八嘎呀路,八嘎呀路,可恶的中**人……”    中岛长雄彻底崩溃了,肺都要气炸开了,发疯似的打骂自己的部下。    失去了空投物资,113师团可以基本废了,要不撤离淮河,要不就只能全军等死。    “八嘎,命令炮兵部队给我炸,炸死那些中国炮兵!!!”    中岛长雄冲着通讯兵连声怒吼。    几分钟之后,鬼子的炮兵瞄准保安团炮兵阵地开炮。    鬼子几十门火炮齐射,炮弹“咻咻咻”飞出。    “轰,轰,轰!”    炮弹遍地开花,炸的泥土飞溅。    在鬼子炮击之前,保安团的炮兵部队就转移了阵地,鬼子炮弹完全是在炸空气。    保安团携带的都是迫击炮和多管火箭炮,转移起来非常快捷,所以,鬼子炮兵浪费这么多炮弹,并没有给保安团士兵造成伤亡。    中岛长雄失去物资,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把这个消息上报给了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鬼子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经过会议,最终决定撤回113师团所有部队修整再战。    等鬼子部队一撤离,中**队趁机夺回了一部分被鬼子占领的淮河南岸村镇。    李鸿这个穿插迂回战术很成功,不仅有效的迟滞打退列饶进攻,还消灭了不少日军的有生力量……    时间过了两。    一切如同李鸿事先预料的那样,驰援淮河的中**队果然来了。    向淮河增援上来的是西北军第59军,59军的军长是赫赫有名的张自忠将军。    59军主要驻守在固镇地区,协同51军一起守卫淮河防线。    保安团把蚌埠镇一带防线移交给了59军,随后,李鸿率领保安团部队进入淮河北岸的北沽镇驻守修整。    北沽镇原本由第三集团军47军443旅驻守。    北沽镇和蚌埠镇一样都是战略要地,于常胜考虑到北沽镇的重要性,所以才调李鸿的部队过去固守,毕竟李鸿的保安团战斗力比443旅强很多。    日军华中派遣军对徐州志在必得,即便113师团吃了败仗已经败退,当然,日军并不会善罢甘休。    为了拿下淮河北岸地区的防线,鬼子司令官畑俊六亲自坐镇指挥部队进攻淮河。    鬼子113师团修整了两日,得到了充足了后勤补给,目前,鬼子113师团卷土重来,向淮河南岸集结。    这次淮河作战,日军的作战部队除了113师团之外,鬼子司令官还派遣了日军第101师团协同作战。    113师团加上101师团,日军的总兵力达到了近人。    日军如此兴师动众,势必要突破淮河北岸防线进军徐州。    ……    淮河北岸十五公里,北沽镇,保安团驻地。    一进入北沽镇,李鸿就给部队下了命令,不许随意扰民,注意军纪。    下完这些命令,各营官兵在47军原来的阵地上展开了防守,加固工事的防御。    北沽镇的城外两边是坡地,这样的坡地利用起来那就是很有优势的阵地。    坡地的重要性李鸿自然清楚,他让五营在两边坡地修筑战壕火力工事,以及建立防御阵地。    巡视了一遍城内城外的阵地,李鸿回到了指挥部。    保安团的指挥部建立在镇子的一处杂货仓内。    刚回指挥部不久,忽然,一名士兵跑进来汇报。    “报告团座,指挥部外面有一名教书先生模样的老者想见你。”    “教书先生找我?”    李鸿纳闷的抓抓脑袋,实在想不通一个教书先生找他做什么。    就在他困惑的时候,士兵递给李鸿一个红布包,提醒道:“团座,那个老者了,让你打开布包看看。”    李鸿接过红布包,放在手里垫伶重量,布包里面物品沉甸甸的还挺有分量。    于是,他带着好奇心打开了红布包,里面竟然是一根根黄灿灿的金条。    细数了一下红布包里面的金条数量,足足有二十条“黄鱼”。    在这个年代大洋和金条都是购买物品的硬通货,20根金条可不是一笔钱。    “嗬,今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有人主动上门给老子送金条?”    其实,这些金条李鸿根本不在意,他只是奇怪主动给他送钱的人究竟有什么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