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缘由-第2/3页





    “儿子定当尽心竭力!”

    “呵……”秦琼笑了笑,道:“我儿,知子莫若父。你是个守成之人,若为文臣,或许还能有些建树。武将,你不成。”

    “父亲,儿子能行!”

    秦琼摇了摇头,道:“不谈这个了,你到我身边来,今日咱们父子,好好聊一聊。”

    秦怀道赶忙跪爬到秦琼身旁,秦琼又道:“寄托于祖荫是不成的,再大的功业,也庇佑不了三代。太往后的事情,我怕是管不了了。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玉儿这一个女儿,在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你们有个好归宿,我也就安心了。”

    “与李绩结亲,实乃为父所愿。我也不瞒着你,是我先给李绩去信,谈及婚事。李绩才修书给李震,趁着李思文回长安,促成这门婚事的。”

    “父亲,您怎么”

    “你不要急,听我说。”秦琼打断秦怀道的话,继续道:“如今的朝堂上,与我秦家门当户对的人家,其实不少。但我考虑,咱们秦家武将出身,文臣那头,处事也好,关系也好,太过于复杂。我也不想你妹子,牵扯这些复杂的事情中去。因此选女婿,只能从武将中挑选。如今朝中的武将,我差不多都共事过,对他们的情况,也都有所了解。合适的人选,说多也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我心中属意的人选,本来有三家。”

    “宿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国公程咬金,他有六个儿子,还有四个没有成亲,与你妹子的年齿也差不多。我与程咬金早年结交,他也多次透露过相与咱家结亲的想法,若是我点头,此时必能成。”

    “陈国公侯君集,他有一个儿子,听说熟读经史,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再就是英国公李绩,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已经成亲,还有次子可选。”

    秦怀道不解道:“父亲,儿子实在是不明白。有这么多人可选,为何偏偏选了李思文?儿子非是背后诽谤,李思文的纨绔名声,在这些人中,可是最差的一个!”

    “确实。”秦琼点头,道:“他之前的名声,确实不算好。我本已经属意陈国公之子,最后选定李思文,主要的原因,在于李牧。”

    “这又是为何?”秦怀道还是迷糊,问道:“父亲,李牧虽得宠于一时,但宿国公、陈国公,皆是陛下心腹之人,比他李牧又差在哪儿了?”

    “程咬金与我关系虽好,但他的脾气秉性。我却是看不惯的,忒惫懒了一些。他的六个儿子,除了长子程处默之外,皆有勇无谋的性子,不是良配。”

    “陈国公之子,也不合适。但问题不出在他身上,而在侯君集身上。侯君集此人,恃宠矜功,粗率无检,目中无人,不知进退。我不放心,恐怕日后你妹子会受牵连。”

    “而李思文,虽名声不好。但是我派人查过,他身上的毛病,皆小事,无大恶。而且自打遇到李牧之后,他行事皆学于李牧。执掌定襄政事,筑新城,纳流民,开互市,做得有板有眼,堪称贤能。他的父亲李绩,行事谨小慎微,是一个明哲保身之人,在这一点上与侯君集截然相反。我断定,李靖大将军之后,他必是我大唐军方执牛耳者。仅此一项,便足以托付了。”

    “李牧算是一个变数,也是让我确定想法的原因。李牧深得陛下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君臣之间的信任,也非父子之间的信任,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换了任何一个人,陛下绝不会放任如此大的权柄出去。而换了任何一个人,也绝对做不成这么多事情。李牧这个人的能力,胆子,魄力,皆是我平生仅见。陛下培养他,让他与太子交好,收越王为徒等,越发让我认定,陛下此举深谋远略,他是在为太子培养一个宰辅之臣。”

    “李牧如今只有十七岁,行事风格随心所欲,脾气也是捉摸不定。我看不透他,唯独能够认清一点,此人极重感情。李思文是他的义弟,他永远不会不管。你妹子若是嫁给了他,她这一生,都有李牧为之周全,再加上李绩在军方的影响,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