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杯水车薪-第2/2页



  原本杜邱最开始设计的核心舱是容纳50万人规模的城市,准备拼接多个核心舱组合成为天界大都市。

  后来材料研究院在杜邱指导下研发出更强劲的骨架支柱材料钛硅铝三元合金,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这让杜邱可以将核心舱建造的犹如一座唐国地级市那么大,这样一来,宽松一点容纳500万人不是问题。

  如果像魔都市中心区那样拥挤的话,千万人口也能凑合。

  杜邱手指轻敲着额头,说道:“这么说,我们每五个月可以完成三个容纳千万人口的城市,这对于全球几十亿人口,还是杯水车薪啊。”

  星海建议道:“那就全面扩产,包括海底采矿也加速,只不过需要扩大采矿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数量。

  以我目前的计算力,最高协调管理机器人的数量不能超过10亿,我们现在已经快要达到这个限额了。

  为了更好地协调管控,您需要再复制新的人工智能,用来管理庞大的机器人团队。

  当然,我们的海底采矿也需要扩张到太平洋去,那里会有更多的资源矿产。”

  杜邱之前对采矿机器人的数量是有所控制的,毕竟整个印度洋海底资源若是被自己都采空了,似乎对于子孙后代太不友好了。

  尤其是他在梦境中,目前所处的资源星就是被掠夺式开采,整个星球已经满目疮痍。

  至于复制人工智能进行总控管理,杜邱此前已经复制了一个星云。

  它专门负责给科研人员提供大量模拟运算,以及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同时也负责管控一批科研辅助机器人。

  后来知道Eden之后,杜邱也曾反复思考过,甚至对星海和星云的底层核心代码又增加了很多限制条件。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这件事,杜邱从最开始的乐观已经变为谨慎。

  也因此他将外星文明中那套等级认证制度模仿过来,对星海及星云,还有大批的智能机器人都进行了固化设定。

  毕竟在他想来,外星文明目前显然远超四级文明,他们至今仍然对所有智能机器和人工智能进行这种等级限制,必然是成功之道。

  听了星海的建议,杜邱说道:“我们不必在蓝星海底加大采矿力度,我们应该到太空中去采集资源。

  那个附加到核心舱的机器人工厂舱,可以早一点送到太空,另外将我此前设计的运输舰在太空中生产出来。

  派出一批采矿机器人乘坐运输舰赶去小行星带,那里应该有很多矿产资源,开采也方便得多。

  我会再安排复制一个人工智能,算是老三吧,名字叫星尘,负责外太空的所有采矿事宜和太空运输舰及战舰的建造工作。”

  “先生,您终于要开始建造战舰了吗?”

  星海会这么问,是因为一直以来,由于没有掌握一些四级文明的核心技术,比如核聚变技术。

  这让杜邱虽然早就想生产太空战舰,可是都没有付诸实施。

  如今也才刚刚建造了太空战机而已,虽然金属氢能源也足够供应一艘战舰,可是大小就有区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