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本始五年-第2/3页



    但刘询倒是觑了梁丘贺,却见他沉吟后道:“敢告于陛下,《易》曰,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

    “而正月有星孛于西方,去太白二丈所。臣以为,太白为大将,彗孛加之,扫灭象也!”

    刘询听罢一愣,他下意识想到自己心中的“大将”任弘。

    梁丘贺莫非是认为,此战任弘会有不测?那这场仗可得慎重一些啊!

    但梁丘贺的却是另一回事,却见他虚席再拜道:“大将者,大将军大司马霍子孟也!臣恐此星象意味着,大将军不久将薨!”

    “住口!”

    话音未落,刘询便大声打断了他的话,指着梁丘贺怒喝道:“大将军为国政夙兴夜寐任劳任怨,汝何人也?竟敢诅咒朕之肱股,弘恭!”

    弘恭连忙滚过来:“臣在!”

    涉及大将军,刘询表现得出奇愤怒:“令郎卫将此僚抓起来,下廷尉诏狱!”

    ……

    像梁丘贺这样发惊人之言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将正月出现的孛星之相,与安西将军在七河试图挑起的战事关联。

    这也使得二府在承明殿集议今年春后用兵七河一事时,引来了一些争议。

    自从刘询去年下了罪己诏,又封皇长子于豫章后,霍光似乎真有点归政的倾向了。每次朝会,皆会请皇帝列席。

    刘询已经没了“服丧”的借口,二十二岁的他也没法自己未成年,便只能在御榻上心地坐着。

    而越发衰老的大将军站于陛下之侧,随着年纪更大,他愈发显得佝偻矮。

    这种衰老是瞒不住的,注意到的人恐怕不少,否则那梁丘贺就不会将星象与之联系起来,而大将军自己,是否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呢?

    但即便他衰老到走路要人搀扶,仍能让刘询芒刺在背!

    同时刘询也在琢磨,大将军一贯专权,重要的事尚书台与诸将军决定,今日为何会破荒地召开集议,公开讨论呢?用意何在?

    他猜不透,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安西将军所上请灭伪昆弥乌就屠疏,欲出兵击乌就屠,诸卿大夫可有异议?“

    在大将军让丞相韦贤询问后,群臣都缄口未言,星孛于西方不假,但孝武时类似的象,可曾阻止过一场战争?该打还不是要打。更何况,将任弘任命为都护的是大将军,为的是筹备对匈奴的战争,而任弘与当今子的关系更是不一般。

    眼看支持战争的赵充国、傅介子等诸将军都在场,即便心存不满的五经博士,也不敢出来触霉头。

    “臣有奏!”

    声音出自殿末,一群陪添朝堂的六百石官吏中,刘询看去,发现站出来的人,却是谏议大夫魏相!

    如果梁丘贺等是新贤良,那么,魏相则是孝昭年盐铁会议反对派们最后的遗珠。

    他当年以《易》举贤良,参与盐铁会议,当面诘难桑弘羊,成了清流领袖,后任为茂陵县令,逮捕了桑弘羊的门客,按律处死,轰动三辅。

    本以为是得罪大人物了,但恰逢桑弘羊倒台,魏相便阴差阳错成了功臣之一,升官为河南太守,一上任即禁奸邪,整顿吏治,直令豪强畏惧、百姓称快。

    可魏相终究被河南郡豪强以“滥杀无罪”的罪名给告倒了,系押京师途中,河南父老送至函谷关,又有在长安的河南郡戍卒二三千人拦着大将军车驾为魏相申冤鸣不平,让他免于一死,关了两年,大赦方才出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