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演员-第2/3页





    然后他们便庆幸地说道:“幸亏还有汉使,是汉使救了它乾城,救了吾等。”

    而按照汉使的要求,它乾人还要赶制一些黄色的旗帜插到城头,这样便能确保在战争期间,它乾不会被乌孙侵犯。

    而在城外的毡帐里,演戏演得口干舌燥的任弘正喝着水,韩敢当却有些不理解。

    “任君,有必要这样么?我看着都尴尬。”

    “它乾城的龟兹人信以为真便可。”任弘却不以为然。

    韩敢当是知道的,关于屠不屠城的问题,任弘早在来它乾的路上,就已经说服乌孙右大将和元贵靡了:龟兹所有城郭,都随便乌孙人蹂躏,想怎么抢就怎么抢,唯独它乾城得完好无损。

    “任君为何要独保它乾城呢?”这是韩敢当想不明白的。

    任弘摊了摊手:“我已经在考虑战后,要如何收拾残局了,你不觉得,龟兹的体量,放在西域有些太大了么?”

    确实太大了,城邑十余,人口八万,胜兵万余,这样的规模在西域36国中算是强国了。加上有些舞乐文化的底蕴,龟兹国的影响力,甚至能越过塔克拉玛干,辐射到南道去,让扦弥国送太子赖丹来做人质。

    而汉军撤出西域那几年,龟兹也乘机向东扩张,占领轮台、乌垒。若非乌孙与匈奴在北面镇着,西面的姑墨、温宿恐怕也会被龟兹吞并,这是历史上慢慢会发生的事。

    所以到了东汉,几乎一统北道的龟兹,就成了班超的大敌。

    “国一大,人一多,就会生出不该有的野心。此番龟兹投靠匈奴,围攻轮台便是例子,所以何不乘此机会,将龟兹割裂成几个小邦呢?”

    对于远道而来的帝国来说,分而治之永远是最好的间接统治方法。在历史上,为了便于管理,象车师这样位置敏感的东疆大国,甚至被一拆而四。

    “战后将龟兹拆分成三份,不过分罢?”

    任弘擦了擦嘴,站起身来看着他自己画在羊皮上的龟兹地图,已经在琢磨要怎么下刀了。

    龟兹国大致可分成四块区域,各有一座大城。这就相当于后世库车、新和、拜城、沙雅四县。

    “其东、北、南皆可各立一邦,分而治之,至于位于中央的它乾城……”

    任弘笑道:“可以留给大汉来此屯田。”

    韩敢当恍然大悟:“所以任君才要做戏给它乾人看,要让他们记得,是汉使保住了它乾,往后驻军屯田时,便容易多了。”

    至于为何要选它乾城,任弘也是考虑过的,它乾不但位于龟兹国中心枢纽,将龟兹其他三个区域隔离开来,还东临大河,北靠山脉,出产铁、铜、铅等,屯田士可以在此开矿冶铁,满足军需。

    在历史上,虽然前汉的西域都护府在轮台、乌垒一带,可到了后汉,班超老哥却已经将大本营搬到龟兹来了,从始至终都在它乾城!

    而现在,它乾城也能成为乌孙兵的基地,下一步便是进攻东边八十汉里外的龟兹城了。

    “几千骑浩浩荡荡,吾等这么大阵仗,龟兹必已知晓并有所防范,像袭击它乾城一样奇取龟兹,不太可能了。”

    这几天与乌孙人同行,任弘算是看清楚了他们的战斗力:人多势众却没有秩序,并且真正的乌孙人其实很少,大多数反而是塞种、月氏种,分属于不同的领主。说白了,乌孙就是一个部落联盟,昆弥只是共主。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连匈奴都不如,见到利好大家都积极,一旦遇挫就纷纷退走,指望这些游牧民数日内攻下龟兹城,恐怕不易。

    好在任弘早在去乌孙前,就有一个夺取龟兹城的计划,便让韩敢当将粟特人史伯刀唤来。

    “史萨宝伤可痊愈了?”任弘对老朋友嘘寒问暖。

    史伯刀前段时间因为粟特人居留的赋税问题,被姑墨王关进牢狱,还挨了打,脸上还有些肿,心有余悸地朝任弘行礼:

    “已无大碍,只是若非任君解救,我恐怕要死在姑墨了。”

    任弘也不啰嗦,直入正题:“史萨宝,姑墨王虽迫于形势,答应让粟特人重新在姑墨定居,可你也知道,粟特商贾不管走到何处,都不受当地人喜爱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