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我在东北玩泥巴-第2/4页



    范明友板起脸:“胡言乱语,距长安五千里者,西域也。从洛阳算,襄平离中原也不过三千里,若从冀州走则更近。且西域多雪山沙漠,而东夷多有黑土肥饶之地,宜五谷。”

    傅介子摇头:“然东夷苦寒,冬日不能活人。”

    范明友认为抓住破绽了,大笑道:“西域就不冷?义阳侯,莫要欺我没听过西安侯写与你的那首诗,不是‘胡八月即飞雪’么?而北庭落雪之后要到来年四月才化!”

    哎呀,任弘有点尴尬,早年挖的坑埋到队友了。

    却是任弘先前太瞧范明友了,能被霍光看中当女婿,还是有其过人之“长”的。

    因为常年待在幽州,麾下将吏也多是幽冀人,眼见傅介子、任弘这些西域系靠战争混得风生水起,范明友也眼红,只觉得若朝廷能像通西域一样开东夷,今日灭一国,明日收一邦,幽州吏士纷纷封侯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只是他读书没傅介子多,大局观也不如,再辩下去,范明友就落於下风了。

    都不用任弘出马,傅介子开始大讲丝路上的贸易,每年无数丝绸在玉门关卖给胡商,换来名马、美玉甚至是黄金,西域俨然成了黄金匮乏的大汉赚外汇的好地方。

    而东夷那些落后的邦国,器的村长,除去朝贡带回的,买得起大汉一匹丝?

    事实摆在面前,范明友无言以对,只能强自请命道:“大将军,孝武皇帝时,彭吴穿秽貊朝鲜,置沧海郡,此事不亚于张骞通西北国。下吏以为,东夷之利亦不亚于西域,大有可为!”

    任弘也清楚,这是一场路线之争啊,是西进还是东进,两边足以将狗脑子打出来了。

    但显然是西进占尽优势,在棉花产业没起来前,东北那地方中原人去了也待不住,人是生向往温暖和阳光的,东北冬的酷寒、深山老林的开发难度,想要拓殖得花一代人甚至十代饶时间用人命去堆。

    若能站稳脚跟,长远利益自然是有,但短期内,甚至一百年内,绝对是血本无归。

    即便不论困难、利益,想让朝廷忽然转变方向,大规模东进也几无可能。

    这是由大汉的根基所在决定的,自从定都于长安后,历代子就秉承关中本位制,关西不分土,不封侯,迁关东之人于五陵以固本。

    汉武帝还孜孜不倦扩大“关西”的范围,将三河、太原、上党也算了进来。

    而河西与西域,亦被视为关西大纵深的一部分。

    反倒是卫氏朝鲜灭亡后,东方边境成了大汉渐渐抛弃的地区,疆域不断内缩。

    昔日的汉四郡,如今只剩下两郡了,真番、临屯被并入乐浪、玄菟,能保住现有疆界已吃力,谈何再度向外开拓?

    东夷与西域不同,西域是大汉与匈奴角逐的疆场,战略要地,花多大代价都得拿下来。东夷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连可惜,也是任弘等少数人才会生出的想法,匈奴左臂,在乌桓鲜卑反击时早就断了,范明友此议纯粹是出于派系私利,于国事并无裨益。

    故霍光态度十分明显,只没有明言,然而就在此时,初入中朝话极少的任弘却忽然跳反,竟支持了范明友!

    “西域河西自然于大汉有利,但度辽将军所进开东夷之策,亦不可轻弃啊!”

    ……

    范明友诧异地看着任弘,傅介子也一愣,就连霍光也抬起眼来,不知任弘为何忽然要帮范明友话,从那燕饮时便能看出,范明友对他的嫉意,溢于言表啊。

    因为任弘大度?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