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零二一章 执念-第2/4页





    杨振心里当然已经猜到他们是所为何来了,只不过猜到归猜到,要想在今后的合作中占据主动,自己也只能先揣着明白装湖涂。

    “呵呵,敢问都督,前不久,朝廷可是派了钦差,兵部新任山海关分司郎中沉迅沉郎中,来了旅顺口?”

    “确有此事。”

    “呵呵,朝廷也派了钦差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到了宁远城,并将祖大帅也招到宁远城,所谈之事,与朝廷钦差到旅顺口与都督所谈之事,是同一件事。”

    “那么,洪督师和祖大帅怎么看待此事,以为此事可行否?”

    “都督怎么看,都督以为此事可行否?”

    “这个,呵呵,此事可行与否,关键在于督师大人与祖大帅怎么看,若是督师大人和祖大帅以为可行,杨某人决然没有二话。”

    洪承撰跟杨振打过交道,知道杨振的为人,见杨振这样说,当下也不跟杨振客套,马上道出了他们一行人的来意。

    “督师大人和祖大帅以为,眼下清虏八旗虽然实力受损,进取之势受挫,但是其东并高丽,西吞蒙古,幅员何止万里,即使实力不如从前,可依然不容小觑,朝廷期望于一年半载之内一举灭之,难。”

    “那么,洪督师和祖大帅是否已经否决了朝廷的旨意,或者是否已经准备否决掉朝廷的旨意?”

    洪承撰只说了一年半载之内一举灭掉清虏,是个难事,但是却并没有完全说明洪承畴与祖大寿的态度。

    对于这样的答复,杨振自然不能满意,因此当即直言相问。

    面对杨振的直言相问,洪承撰先是转脸看了看坐在一边端着茶碗看似饮茶,实则却是在观察着一切的祖泽润,随后叹口气说道:

    “这个——,都督说笑了,朝廷的旨意,洪督师和祖大帅怎能说否决就否决呢?毕竟天意难违啊!”

    洪承撰所说的天意,指的当然是崇祯皇帝的旨意。

    崇祯皇帝虽然还没有下发明旨,但是却让张若麒带去了口谕。

    口谕也是皇帝的旨意,洪承畴尽管有心反对,但是作为文臣的他却没有胆量反对。

    崇祯皇帝虽然不太敢轻易处决前线统兵的总兵大将们,但是杀起文官文臣来,那可是从不手软。

    一想到原时空发生的一些事情,杨振心里就跟明镜似的,洪承畴虽然以文御武,统兵数万,一度多达十数万,但却肯定不敢轻易违抗崇祯皇帝的旨意。

    也因此,此时洪承撰这么一说,杨振立刻就大体明白了洪承畴的态度。

    洪承畴他们看来跟自己这边差不多,对朝廷的旨意,应该是有条件的接受了。

    至于祖大寿那边,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一点,杨振转向祖泽润,冲他问道:“祖先生,祖大帅那边是怎么想的呢?”

    而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杨振神色变化的祖泽润,见杨振向他问话,立刻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说道:

    “我家大帅的意思,跟洪督师的意思一样,君命难违,朝廷既然已经下了决心要在辽东用兵,我家大帅镇守辽东十多年,重任在身,自然不能抗旨不尊。

    “但是我家大帅以为,朝廷期望于一年半载之内一举灭亡清国,非集天下之精兵,非举天下之物力,则不可为。

    “其中尤须仰赖的,就是都督这一路兵马。方才都督也说了,洪督师和祖大帅若下了决心出兵伐清,都督这里绝无二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