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千古憾事-第2/3页





    是先买东西,还是听说书,都一样,反正要把事情办完的,吴骥理解他们的心情,道:“先听说书。去东市,北弄瓦子。”

    “好嘞!”

    亲兵们兴奋不已,满面红光。对于他们这些农人出身的人来说,说书很新鲜,有很大的吸引力,个个加快了步伐。

    在吴骥的带领下,一众人很快就赶到了东市。一到东市,吴骥有些傻眼,这里的勾栏瓦舍很多,一排排的,一眼望去,比起现代大都市的娱乐场所一点也不逊色,田瓦子、北瓦子、西瓦子、肖瓦子……各种各样的名目,多不胜数。

    “天啊!”

    吴健他们很是震惊,打量起来,只见这里的人流比起大街上更多,更加热闹。在这里,是人摩人,肩碰肩,一个不小心,就会走丢了。

    吴骥那感觉,就象置身在现代大型集市似的。

    “白牡丹献艺!”

    “红孔雀说唱!”

    “公孙剑舞!”

    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声传来,只见不少嗓门粗的汉子,正在瓦舍前大吼大叫拉客。

    吴骥有一种感觉,若是在现代社会,一定是高分贝的喇叭响个不住。

    吴骥他们费了好大功夫,挤出一身细汗,方才来到北弄瓦子。一到北弄瓦子,吴骥的心不由得狠狠一跳,东城的人本来就多,而最多的地方就是北弄瓦子,人挤人,连转个身都很困难,比起南京路步行街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啊!”

    吴健他们发出一声惊呼,直勾勾的看着把门的两个大汉,好象铁塔一般,孔武有力,虬结的肌肉,一看就知不是好惹的主。

    正是这两个大汉拦住了人群,要不然,早就冲进去了。

    “霍三问说三国,即将开始,还有没有人?”瓦子里出来一个中年人,约莫三十余岁,冲人群里吼道。

    “有!”

    一片吼声响起,震耳欲聋,宛若焦雷轰鸣于耳际,吴骥给震得耳鼓嗡嗡直响。

    “这也太疯狂了!”吴骥尽管见多了现代粉丝的疯狂,仍是不免小小的惊讶了一把。

    “今儿人多,提价了,一钱银子一个人。”这个中年子很会做买卖,很有奸商本色,不失时机的敲诈。

    “一钱银子一个?你咋不去抢?”立时有人气愤的吼叫起来。

    “我就是抢,咋啦?你爱听不听!你不听,有的是人听。”这个中年男子头一昂,胸一挺,坦率的承认他是在抢。

    “我有二十个人。”吴骥掏出一锭银子,抛了过去。

    中年男子在手里把银子抛抛,很是满意,换上一副亲切的笑容:“这位客官,快请!快快有请!”身子弓成九十度,身段放得极低,一副讨好样儿。

    有钱能使鬼推磨,吴骥感慨一声道:“给我找点好些的位子,沏上好茶,好生侍候着。”

    “那是,那是!”这个中年子忙在头里带路:“客官,您请!您请!”

    “好贵!”吴健他们还没有摆脱农人的心态,见吴骥如此花银子,实在是太大手大脚了些,一脸的肉疼,又是兴奋,忙跟在后面。

    “客官,我们北弄瓦子,不仅书说得好,还有不少漂亮的妇人。”这个中年男子忙抓住机会推销起来:“客官要在勾栏里销魂也成,要带出去行,就是客官要给姑娘们赎身也行。”

    勾栏瓦舍这个词虽是连在一起的,却是有不同的含义。瓦舍大,而勾栏小。每个瓦舍,有很多勾栏,相当于现代的分区,诸如听曲的勾栏、说书的勾栏,的确是有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却并不尽然。

    “算了!”吴骥知道勾栏瓦舍中,有类似娼寮妓馆的作用,也不以为忤。

    “人不风流枉少年,客官玉树临风,俊面玉颜,正是风流年岁,此时不风流,临到老了,风流不起来了,岂不后悔?客官,要不找俩姑娘,唱唱小曲,品品酒?”这个中年人不失时机的劝说。

    吴骥摆摆手,定睛一瞧,这说书的勾栏不小,足以容纳数百人,座无虚席。

    中年人把吴骥他们领到雅间,叫人送上茶水,摇摇头,如此阔绰一个客人,却没有榨出油水,委实可惜了,告罪之后,退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