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朱瞻基的话音刚落下,朱高燧就半眯着眼睛道:“要改大明律,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吧?朝堂上暂且不去,光是民间和士林……”



    



    杨少峰一听到士林两个字,顿时就来了精神:“三叔想岔了。民间似陈二那般的百姓多如牛毛,至于士林,一群土鸡瓦狗,在侄儿看来,不过是插标卖首罢了。”



    



    朱高煦斜着眼睛道:“那些穷酸措大,又岂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杀又不能杀,骂又骂不过,他们还他娘的写书骂人,似那武大一般,被那姓施的编排成什么样子了?



    



    就凭你一个人,你能骂得过一个两个,十个百个,难道你还能骂得过全下的读书人?”



    



    杨少峰道:“侄一人力薄,可是侄门下还有数十个学生,他们也是一大助力,自然不惧那些穷酸措大们?



    



    更何况,他们能拿着子曰诗云的当做武器,恰好侄儿这个六首状元也不是白给的。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



    



    他们想要驳倒侄儿我,首先就得证明孟子他老人家的话是错的,其次他们还得证明他们比侄更有学问。”



    



    一听杨少峰提到有恒产者有恒心,朱高炽和朱高燧还有朱瞻基就明白杨少峰的意思了。



    



    杨少峰打的主意很简单——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尽管孟子师从孔汲,算是宗圣曾子的再传弟子,而且孟子也在元朝的时候被追封为

    阅读提示:系统检查到无法加载当前章节的下一页内容,请单击屏幕中间,点击右下角或者右上角找到“关闭畅读”按纽即可阅读完整小说内容。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优秀青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