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被忌惮得不行 大章-第2/5页





    满村里只剩下那么十几户老人,汪言大伯守着一大家子十几亩杂田,正在越来越觉得没意思。

    不出意外,汪家坳距离撤村不远了。

    如此偏僻的地方,再往西南走,越发荒僻。

    都说深山老林,但汪家坳的深山,基本没什么林子。

    往南往北,都有密集山林,唯独汪家坳那几座山包包,植被稀疏。

    越野性能极其强悍的牧马人一直开到月山后面,越过水库两公里多远,终于在一处山脚前彻底停住脚步。

    汪大元下车,跟汪言讲解附近的地形。

    “儿子你看,小月山、虎头岩、门来峰,三个奇形怪状的山包包,把前面那块儿地包围起来……走,咱步行过去看看!”

    爬上小月山的半山腰,往山谷里一看,汪言一眼就相中这地方。

    当中一块儿小山谷,是一个三角形,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折合出来是1000亩左右的平地,甚至够建一个自然村的。

    只是山谷的土地太贫瘠,树都没多少,遍地杂草。

    一条小溪从虎头岩上蜿蜒而下,穿平原而过,最终在小月山的山脚溶洞里消失。

    小山谷总共有三个“出口”,在三座山的夹角处。

    只不过,有两处出口的高度,差不多有百米之高,基本上不存在过车的可能。

    唯有对面虎头岩和门来峰之间的山隘,才能勉强通行越野车。

    然而从那边出去并没有什么意义,对面全是山沟沟,要穿过吕梁山脉,才能到下一个市区。

    破地方,真是鸟不拉屎的闭塞。

    “真要选这里,咱们必须得在脚下开条路出来,才能真把东西运到省会。”

    汪大元有点忧心。

    不过汪言却乐观得很。

    “开发山区是一件很漫长的事,咱们的法宝是那种变异大地龙,隐蔽才是第一要素,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咱家的山林成型,路的事一定能找到办法解决。”

    最惨最惨,下次再拿到巨型蚯蚓培养器,直接全堆在山脚,把山岩“吃”开,那已经是最笨的办法了。

    “可是咱家的钱能支持那么久么?”

    “放心,前期投入又不大,剩下的钱,我有别的投资渠道,以后每年都有活钱。”

    汪言一句话,又让老两口一惊。

    “啥渠道?儿子你可别让人骗了!”

    “网上的一些东西,跟直播、公会、互联网娱乐有关系,我认识很多靠谱的朋友,不会亏的。喜子哥现在就做这个,赚得很。”

    汪言语焉不详的扯着谎,老两口面对着气质大变的儿子,根本生不出质疑,心中充满希望。

    父母对儿女的那种成材期盼,一旦结合上实际变化,那真的是深信不疑。

    汪言的变化太大了,顶梁柱、话事人的气度贼有说服力,一举一动的沉稳,让老两口不自觉的信服。

    反正前期投入不高,钱来得又容易,那就试试呗!

    “行,那咱们回去就找村里、镇里问问,看看多少钱能拿下!”

    汪大元一摔烟头,狠狠在土里碾碎,背着手就往山谷里走去。

    围着三座山转悠一大天,晚上回到汪言奶奶家,一家人又商量好多事,才各自睡去。

    ……

    三天后,汪大元和镇里签下承包合同,将三座山头和中间一块小荒地一并承包下来。

    年限是统一的70年,费用是10块钱每亩每年。

    总面积大概18平方公里,2万7000多亩,正好将三座山全部覆盖。

    承包费用一次性交10年,以后是每5年一补,合同签给镇里。

    汪家坳随时可能撤村,没法跟村里签,怕以后扯皮。

    270万的款子转账过去,那片荒山野岭,以后就是汪家的山头了。

    实在种不出啥来,立个寨,拉一票人马,抢几个压寨夫人回去,对于神豪汪而言,仍旧不亏。

    嘿嘿!

    合同一生效,汪言马上趁黑,把所有蚯蚓都培养出来,均匀的撒在山头中。

    来年开春,核心区域就会被改造完毕。

    一年后,山岩化土,便可以栽种果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