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想得奥斯卡,总共分几步-第2/2页





    去年备受全球关注的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刚刚落下帷幕,总局居然把《战狼2》作为参赛电影代表华夏去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虽然美国票房非常惨淡,甚至还不如很多超级烂片。但是还是坚持把它作为参赛影片。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不是送电影,这是在说:甭管你丫的是哪国人来挑事,一准把你拿下!

    别TM惹我们!

    可以想象到奥斯卡老头子的表情。

    果不其然,初选阶段就被刷下来。

    如果说每个球迷都怀有一个世界杯的情节,那么每个影迷都有个奥斯卡梦。

    自从87年意大利导演拍的《末代皇帝》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仿佛看见一线曙光,觉得西方人对猎奇的历史原生态的文化会感兴趣,一股脑拍起乡土片并送去奥斯卡参选最佳外语片。

    二十年间各种夹杂着政治的和社会问题的乡土电影变成申请奥斯卡的主流,《芙蓉镇》、《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

    导演们竭力展示落后时期的脏乱差、陋俗和一穷二白,民众更被塑造得无知愚昧、野蛮落后,深度迎合欧美人对华夏的刻板偏见,满足他们的优越感。

    这些电影颇得奥斯卡评委好评,但是还是没有最终获奖。

    李安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的华夏影片。

    导演们又疯了,好像把到奥斯卡的脉,一窝蜂的拍起了不伦不类的家庭伦理武侠片,《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看评委不吃武侠这套,开始转向人物历史现实题材,《云水谣》、《梅兰芳》、《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

    13年连总局可能都放弃了,本着爱咋咋地的原则开始用文艺小众电影浑水摸鱼,《夜莺》、《大唐玄奘》、《滚蛋吧!肿瘤君》……

    说白了奥斯卡本来就是人家老美电影圈内部人的聚会,一年一度开个party,秀秀时装,蹭一下流量,刺激一下市场,为来年票房和消费开场。

    其他200多个国家的电影想掺和,那就给你们一个最佳外语片奖,让你们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含金量论世界性和电影本身的艺术性,绝对不如其他三大电影节的,只不过人都很贱,越是得不到,越觉得牛逼!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肌肉影帝》,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