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幕 “先进”的电视制导导弹-第2/4页





    作为轰炸机上的投弹手,张维果自然是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遥控线路检查。”

    张维果大声喊着,然后兼任机械师的无线电兵便快步窜到了后舱,打开了检修窗口,带上风镜探出头去,当他找到了机腹下挂载的“破军”乙型反舰导弹之后便抬起手朝着张维果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开始检查遥控线路吧!”

    张维果点了点头,操纵着遥控器的操纵杆上下摇了两下。

    无线电兵看到反舰导弹的水平舵相应的动了两下,便开口报告道:“水平舵ok!”

    听到后面的声音,张维果又将操纵杆左右拨弄了两下。

    “垂直舵ok!”

    这样一来遥控线路的检查就没有问题了,响应一切正常。

    “现在检查视频通路。”张维果又大声说道,说着,熟练的打开了自己面前遥控器上的几个按钮,显示屏上便有了影像,上面所显示的正是导弹上的摄像头在机腹下所拍摄到的画面。

    没错,如果按照现代导弹的划分的话,“破军”乙型导弹应该属于极为先进的电视制导导弹,只有拥有先进军事技术的国家才能够生产制造。

    “破军”导弹一共分为甲型和乙型两种型号,其中甲型是基本型,弹体和固体火箭推进器上下布置堆叠在一起,通过焊接连接,而并非现代反舰导弹的一体式布局。由于火箭发动机的效能比较低下,所以有较大的水平弹翼来提升滑翔距离增加射程,造型类似于巡航导弹。

    甲型所采用的制导方式是无线电遥控制导,在将导弹投出之后,导弹发动机点火,推动导弹飞向敌舰,此时投弹手便需要通过目视判断导弹和敌舰的相对位置。弹体后部有红色发光灯帮助投弹手判断弹体位置,通过无线电遥控对导弹的飞行轨迹做出调整。

    和后世的反舰导弹相比,琼崖所装备的“破军”导弹对投弹手经验的依赖非常严重。如果投弹手的经验稍微欠缺一点便无法准确判断导弹和敌舰的相对位置,也就无法准确操纵导弹投射到目标上。

    但相对的,如果投弹手的技术足够高超的话。那么这款三十年代的最初级反舰导弹的命中率不会比下个世纪的激光制导炸弹低多少,可以说是指哪打哪。正常而言,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破军”甲型反舰导弹的命中率大致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这个命中率也和它的原型——德国人的hs-293反舰导弹差不多。

    相对于甲型反舰导弹,张维果他们所使用的乙型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改变便只有制导方式而已。乙型所采用的制导方式是电视制导,这种导弹和德国人的hs-293d电视制导反舰导弹非常相似,是一种划时代的设计,这种导弹在弹首加装了电视摄像头。用无线电将图像传回载机,使轰炸机组可以在无法看清导弹的恶劣天气下进行攻击。而且,采用了电视制导之后,轰炸机在投放完了导弹之后便可以立刻做出规避机动甚至是返航,而不用像甲型的无线电遥控制导需要在导弹命中之前一直保持机体平稳。好让投弹手有一个良好的视野环境去操作导弹,大大提升了轰炸机的生存能力。

    历史上,德国人的hs-293d电视制导反舰导弹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导弹所传回的图片质量非常不稳定,投弹手难以通过画面判断情况,所以最终被无奈的放弃掉了。但是罗杰却完全不同,因为他在自己的“破军”乙型导弹上使用的是来自现代的摄像头,无线电技术也大量采用了超前科技,可以说是现代的进口产品,画面质量相当清晰,完全达到了实用的标准。

    观看了几秒确认画面没有问题之后,张维果又说道:“视频通路ok!导弹检查完成,可以投弹!请指示目标!”

    按照事先分配好的任务,他们这些装备乙型电视制导导弹的机组负责攻击的目标是距离机群较远的两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和“升龙”号。

    这么分配任务是因为他们的电视制导导弹即便是飞机距离目标较远也可以通过导弹上的摄像头传回的画面进行控制,有效射程较远。而甲型的导弹虽然理论上射程很远,足可以让轰炸机在敌舰的高射炮火力射程范围之外进行攻击,但是实际上因为必须要依靠肉眼去观察导弹和目标舰的相对位置,实际上则必须要靠近目标才能够攻击,如果由搭载甲型反舰导弹的机组去攻击远方目标,则需要穿过近处几艘航空母舰的高射炮阵地,这自然是比较危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