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幕 琼崖坦克的金手指-第2/4页





    考虑到日军反坦克能力的低下,亚洲战场的生存条件远没有欧洲那么残酷,所以琼崖的一号“豹”式轻型坦克在德国vk1062“豹式”的基础上砍掉了一部分装甲厚度,从而大幅减轻了车重,拥有了更好的机动性和可靠性,而由于使用的是倾斜布置的装甲板,应对日本小坦克的低威力主炮威胁仍然毫无问题。

    除了防护被削弱之外,动力方面琼崖产的一号“豹”式轻型坦克还更换了新型的自产发动机,按照坦克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换汽油机为不容易起火的柴油机。

    相较于其他方面,罗杰在琼崖的发动机领域的投入可谓是不计成本,在他看来,无论是飞机坦克还是战舰,发动机都是它们的心脏,有了更强大的发动机就可以安装更厚的装甲,更大的火炮,哪怕就算是装甲和火力与别人持平的情况下也会拥有高人一等的机动性,从而全面占据优势。

    只有心脏强劲了,设计师们才能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加强武器的火力和防护,否则心脏没动力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重炮重甲眼馋却用不上。只有心脏强劲了,其他方面才可以有资格浪费重量,允许设计上出现一定的累赘,否则便只能一公斤一公斤的扣重量,显然,对于缺乏设计经验的琼崖新生代的设计师来说,一款优秀的发动机可以遮掩他们很多的问题。

    不计成本的投入,来自现代的先进资料以及罗杰在世界范围内网罗的诸多专家,这些让琼崖的发动机工业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基础,一款款来自现代的经典发动机都被复制了出来,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目前的最高技术水准,让琼崖设计师们有充分的挑选空间为自己的产品选择心脏。

    至于火力,一号“豹”式轻型坦克的火炮则换成了琼崖自产的50毫米55倍口径坦克炮,虽然比起来真正的虎式豹式甚至是美国二战后期的m24“霞飞”轻型坦克来说都算不上大威力,但却也足以在正常交战距离击穿日本坦克的正面装甲了,而且为了确保命中精度,罗杰还特意为自己琼崖旗下的所有坦克准备了三个金手指:体视式测距仪、红外夜视仪以及测距机枪,如果这三样技术可以如期应用在琼崖的各种坦克上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琼崖的火控系统将会成为二战期间的世界最强,没有之一!甚至在t-72,m1,豹2等等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出现之前的琼崖坦克都只需要为仪器升级型号而不需要改变火控方式了!

    体视式测距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测距仪器,它左侧的透镜组通过类似横置潜望镜的反射镜系统使目标在测距仪中间的左目镜中成像,同样的,测距仪右侧的透镜组也在测距仪中间的右目镜中成像。此时测距人员用双眼分别通过左、右目镜同时观察,此时他看到的图像是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然后测距人员操纵测距旋轮使目镜中的菱形光标前后移动,直到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像重合,此时在与测距旋轮连动的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出已经换算出的距离数值。

    尽管体视式测距仪出现的时代很早,但是由于坦克车体的震动会对其的精度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直到二战末期的各国“末日坦克”的身上才会出现他们的身影,而体视式测距仪真正得到广泛应用则要等到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了。一旦体视式测距仪在二战之前成功应用,可以直接使坦克的观瞄能力提升一个数量级。

    相对于体视式测距仪可以增加白天的测距精度,红外夜视仪的装备则让坦克具备了夜战的能力,历史上,真正将红外线夜视仪应用在实在之中还要等到德国的豹式坦克出现之后。

    和体视式测距仪以及红外夜视仪这种精密仪器相比,测距机枪则要简单得多。由于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机枪和火炮的弹道相差无几,所以在射击之前,炮手首先将火炮对准目标,然后使用测距机枪打一个点射,观察机枪射出的曳光弹的弹着点,如果曳光弹击中了目标那么就说么瞄准是正确的,可以开炮射击。这种简单实用的瞄准方式一直到现在的一些坦克上仍然在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