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幕 货币改革与诱拐奥本海默-第2/4页





    然而,这种发展总归不是民国自己所左右的,白银价格的下跌完完全全是因为国际市场大环境罢了,民国经济受益不过是沾光而已,民国货币的真正价格不在民国手中而是在列强的手中。

    在历史上,1932年美国放弃金本位,在“白银集团”企业家的威逼利诱之下开始实施白银政策,提高白银储备比例,在世界市场上大量购入白银,通过种种手段人为抬高白银价格,这就使得之前价格大跌的白银突然间又疯狂上涨。

    金融家们为了攫取利益,便开始疯狂从民国出口白银,在1931年之前,民国花了10年时间从国外进口了约一亿元左右的白银,但是在银价上涨的1932年,为了出口白银牟利,国内商人和外国商人勾结开始疯狂出口白银,仅仅1932年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出口了超过一亿元的白银,是过去10年间民国进口白银的总和!而到了1933年,则白银的出口更是达到了1.5亿!最疯狂的是1934年6月底至10月中旬短短几个月,从中国流出的白银便达21200万美元,超过4亿元的白银流出了民国,民国市场上也因此少了4亿元的货币,而且这些货币是不能通过印刷厂补充的!

    白银升值让国内货币奇缺,这种非正常的货币波动先是疯狂贬值然后疯狂升值让民国经济近乎崩溃,正是因为吃够了白银价格受制于人的苦头。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最终在35年决定进行货币改革。抛弃银本位。

    而现在,罗杰既然知道未来再过不久由美国银矿主等组成的“白银集团”将会人为抬高国际市场银价,那就不能眼睁睁看着民国的经济崩溃掉,而和“白银集团”打擂台控制银价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而且民国的货币迟早是要改革的,还不如趁着现在就改掉算了。

    ……………………

    回到琼崖的罗杰刚刚来到办公室便收到了一套定名为华元的粤省纸币的样品,和现代的rmb一样,分为元角分三个等级。兑换比例为1比10,每个等级都有1,2,5三种面值的货币,而且全部为纸币,硬币也全部采用普通的金属合金,不再使用贵金属,甚至不用铜。

    按照规定,这一套货币将按照和袁大头一元对一元的比例进行兑换,一般来说,用新货币替换旧货币都会有强制性的废止旧货币的政策,但是考虑到从古自今华夏这里都是使用的金属货币。人们对于纸币认同感不高,反倒是之前的纸币大都成为了当权者敛财的工具,让百姓苦不堪言,这更加加剧了民间对于纸币的厌恶。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罗杰并没有打算强行废止银元流通,而是通过各种措施逐步在实际上让粤省人们转变观念,开始认同华元这种放弃了金银本位的信用纸币。

    为了达到这一点,罗杰便规定,所有存进银行和票号等等金融机构的银元一律上缴省库,兑换成相应的纸币。如果哪家银行胆敢不兑换的话便属于违法行为,将会被强制关停,在华元发行之日起,所有人从银行里取出的钱将一律是华元纸币,而绝不能是银元。

    其次,为了限制银元的流通,提倡使用华元。罗杰还对银元的流通征税!如果用华元购买物品什么事情都没有,但是一旦使用的是银元的话,买相同的东西则必须额外多交百分之二十五的银元流通税!并且,为了限制银元出口还将会对银元出口征收重税。

    显然,这种货币改革的行为在1931年将会受到巨大的阻力,因为此时的银价正在不断的下跌,使用银元作为货币对于出口是非常有利的,在加上多年的使用习惯和对于纸币的不信任,废银改元的货币改革政策一出台便遭到了工商界几乎一致的反对,各种请愿活动一致持续到32年银价疯狂上涨时才算结束,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曾经对于货币改革极度反感的人在见到了民国其他仍然使用银元作为货币的地方的凄惨状况之后才发觉,原来自己这里的罗大帅是真正的高瞻远瞩,而他们不过是一群井底之蛙罢了。

    虽然在货币改革之初他们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和32年银价疯涨带来的损失相比则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了,粤省的工厂主们都暗自庆幸自己摊上了一个好当家,是真正能带着他们赚钱规避风险的英主!和南京那个眼睁睁看着银价疯涨而手足无措的光头兄比起来实在好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