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来了一群读书人-第2/3页





    易府的下人,这个时候也吃得差不多了,见来了客人,也赶紧回归本份,上前来侍候着那些客人。

    这主要是拿些吃喝的给他们,或者是在教他们如何做烧烤。

    刘显请他们分别坐下,黄舞蝶临时客串起侍女的角色,分别给他们送上酒水。

    小亭子不大,只在这个小亭子中摆了四、五个矮几,刘显原本和黄舞蝶占了一个,其余的他们挤在一起。

    “徐公子、王公子,你们这几个我认识,他们几位是……”

    刘显看向和他们一起的另外几人。

    “呵,忘了向刘公子介绍了。刘公子,他们可都是我们蓟城有名的才子啊。这位是潘节潘公子,师从蓟城名士华高先生,据说,年后潘公子会被举荐为官。”

    ”这位是单永公子,这位是方林公子。他们都是读书人。“

    “原来是潘公子,单公子、方公子,在下臣鹿廮陶县柳林村刘府刘显。”刘显对他们抱拳道:“我刘显读书不多,但却非常敬佩你们这些读书人。”

    这个徐商所说的,什么蓟城名士华高,以及这些什么的才子读书人,刘显没有听说过,历史上没有留名。

    不过,一部三国演义,自然不可能写尽这个三国时代的所有人物,或许,还有许多并不被世人所知的人才也说不定。刘显却也不会轻视那些在历史上没有留名的读书人。

    刘显倒是希望可以碰得到一些有名的,或是没名却有才能的读书人。如果可以的话,刘显都可以收为自己所用。

    刘显其实会特别留意自己所碰到过的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个人,刘显都会重视珍惜。不管是谁,经过接触,认识熟悉,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那么都可以为自己所用,如果可以的话,刘显也都希望他们能为自己所用。

    刘显志在整个大汉天下。

    所以,刘显所做的事,都是有着长远的打算目的。现在是先暗暗的,慢慢的积累自己的实力,收获人才,起事后,那是打天下的事,打下了天下呢,那就是治理天下的事。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治天下,这就必须需要各方面方方面面的人才。

    何况,这个治字,其实也不一定说非要等到取夺了天下之后才可以开始实行治理。

    有些事,其实早就可以开展。

    比如刘显现在所做的许多事,其实就是在现在,或是战争时期,又或是战争之后,都一样适合如此发展的。

    这个刘显打算要在各地铺开生意商业网,这个,现在可以经营赚钱,以后也一样可以。

    而那些经营的人员,现在可以是探子,以后也一样可以转型为密探。反正,刘显现在所做的,都是可以长久经营下去的事业。

    所以,不管是谁,只要有才干才能,并且刘显认为此人的心性不错,那么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招募他们。

    其实最重要的是,这徐商等人,他们都有着一定的背景,如果他们可以为自己所用的话,那么也等于是为自己增多一份助力。

    这么说吧,这个蓟城,最晚都会落入自己的手中。哪怕到时候,这里不会再是太过重要的城池,甚至都不再是幽州首府所在地。可是,这个城池也必须要有自己信任的人为自己镇守治理。到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些自己熟悉的,早就已经投效自己的人坐镇治理,把蓟城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并且让这座城池保持着一种安宁且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如此,刘显就可以放心。不用再花费太多的精力来关注这些城池。

    所以,像徐商所说的,这个潘节当真的可以入仕为官,就算现在没能收服他,但和他认识,了解一下他的性情这些也是好的。必要的时候,自己或者也可以推他一把,让他在仕途上可以走得更顺利一些。只需要,到时候自己一声令下,他就向自己投效就好。这叫长线投资吧。

    当然,最好就是像杨氏县的文申、王豹一样,向自己投效,相当于是为自己在治理着一县之地。

    徐商这时又对刘显眨眨眼道:“刘公子,不瞒你说,刚才我等去参加了一个诗酒会,见识了一翻那些读书人的唇枪舌战,还见识了一些读书人的文采。潘公子诗书俱佳,单永公子擅长于雄辩,还有方林公子呢,他却较为激进,方才他们谈论当下大汉的时局时势,方公子居然敢当众直斥咱们刘虞大人,说刘虞大人现在还打算推行他的那一套怀柔政策不适宜,直言对于那些异族人,咱们大汉必须要跟他们作战到底。嗯,我看方公子有心想投军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