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文人皇帝



    听杨寺说李昕是第二个葛山,徐新吓了一跳,他虽不全信杨寺的话,但却也有些疑惑。

    从北狄传来的消息看,李昕在北狄不断取得胜利,打得北狄丢盔弃甲,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如果此人真是第二个葛山,那简直是太可怕了,因为葛山当年聚起百万之众,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会打仗,如果李昕真有葛山蛊惑人心的本事,又会打仗,那必是大汉国的心腹之患。

    但是,如果李昕有忠义之心,若能收为己用的话,未来必是一员虎将。

    想到这儿,徐新若有所思,杨寺文官出身,是何等精明之人,一见徐新的样子,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当即杨寺说道:“刺史大人,为臣颇会看相,在偶然机会见过李昕,此人前身为将帅之相,而背后却生得帝王之相,此人不锄,必是第二个葛山,我大汉国必不得安宁!”

    “噢?”听了杨寺的话,徐新眉头一皱,在这个年代,对于相术是极为看重的,李昕背后生有帝王之相,岂不是说他反叛的话可以成为帝王,取代大汉吗?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想到这儿,徐新就说:“好,立即将李昕在草原上的情况八百里加急向京师的梁太师禀报,若李昕真身具反相,绝不能让他活着,成为第二个葛山!”

    “喏!”

    李昕正面为将,背面为帝的相这事还真有,是当初李家庄的一个给李昕看过的相士所说,后为杨寺所知,杨寺于是添油加醋说上一番,为的就是绝了李昕的生路。

    打虎不死,反被其食,李昕,我必叫你永无翻身之日!杨寺一咬牙,脸上现出一抹阴霾。

    与此同时,雄州。

    一大早,雄州副将李佑就找到了刺史韩重,将李昕在北狄境内翻江捣海,歼灭上万北狄大军的情况说了一遍。

    末了,李佑说:“刺史大人,李昕虽出身草莽,但为人忠义,心系国家,我大汉国能出身人才,实乃国家之幸啊!若能重用之,必成我大汉一员大将。”

    “看此人作战,倒是一个将才。”韩重说。

    “不仅是个将才,以卑将看,此人可比四百年前扬威北狄的霍昌将军,当年,霍昌以一万铁骑横扫北狄,而今,李昕只有百余庄丁就歼敌上万,此等能力,世之罕有啊!”李佑说。

    韩重点了点头,他是知道李佑也是李家庄人,与李昕有些血缘上的关系的,不过,李昕在北狄打得这么好,这却是事实,而有了李佑这层关系,如果能让李昕为朝廷所用,必是朝廷之福,国家之幸,而自己也可以博得认人的美名。

    如果李昕日后有所发展,必然会记得自己的保荐之恩,想到这儿,韩重说道:“好,那就派人八百里加急,将战报和我的推荐信送给朝廷的郑宠大将军。

    京师,养龙殿,大汉国皇帝休息之所。

    大汉国皇帝刘洪身穿黑色龙袍坐于黄金打造的龙椅之上。

    大汉国自太祖刘武立国,国力强盛,至今已五百余年。

    所谓天下大势,盛久必衰,合久必分,大汉国建国五百年,如今已是内忧外患。

    在北方,魏、燕、代三州军阀割据,不尊王令,在南方,有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偏偏四周又不太平,北方的北狄一直虎视眈眈,东北的慎族时有骚扰,西部的戎族不断蚕食凉雍二州,西南的诸夷不时叛话,东部濒海,却也不太平,东海之上的桑木国不时前来抢劫骚扰。

    整个大汉国,已现垂暮之气,偏偏内部党争十分严重,朝堂之上,梁太师为文官首领,他只手遮天,买官卖官,一片乌烟瘴气,虽有大将军郑宠于内与梁太师分庭抗礼,但郑大将军的武将一系在朝内并不得势,只能苦苦支撑,奈何梁太师权势太重,郑宠完全限于被动。

    梁太师生活奢靡,以蜡为火,以绸裹树,以缎为屏,举国上下,纷纷效犹,权贵歌舞升平,百姓怨气沸腾,大汉国已病入膏肓。

    身为皇帝,刘洪却丝毫不知忧愁,刘洪在位二十年,每日饮酒纵歌,时常流连于民间勾栏坊巷之中,偏偏刘洪又极有才华,写得一手好字,画的画也颇具功底,他的字画,千金难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