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见识演技!(二合一)-第2/3页





    正是因为这件事,宋江心里涌出极大的期待。

    毕竟,无论从宋江个人追求,还是宋太公的期望来说,落草为寇都是不齿的事情,尽管他跟这些好汉兄弟相称。

    所以,宋江当时有一句词:“果然,老天不负宋江啊。”

    这才是他的追求和期望。

    不仅是宋江,林冲的老丈人在林冲被发配前,也跟他说:

    “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璧。”

    他所指的,也是让林冲等皇上大赦。

    同样的,许多梁山好汉在一有了人命案后,大多选择出去避避风头,实在不行,就老老实实地吃官司,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官司往往都吃不久,坐一会牢就出来了,到时还是一条好汉。

    正因为这样,水浒里的这些好汉,对坐牢吃官司根本不怕,就跟喝凉水那么简单,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这是在上梁山之前,上了梁山,那就是反贼,肯定就不能赦免了。

    在古代,大赦天下是个屡见不鲜的词,每当遇到大庆或者大祭的日子,比如新皇登基、皇帝驾崩、打胜仗,甚至皇帝生儿子、立太子、立皇后等等,都会找机会大赦。

    一方面可以让子民感恩戴德,感受天家的皇恩好荡,另一方面,也可以缓和一下民众的矛盾,毕竟每个朝代最后完蛋,都因为官逼民反,他们不能不吸取教训。

    这个从汉朝开始的制度,到唐宋达到巅峰,平均十八个月就会遇到大赦,而在那个时候,徒刑的最高年限就是三年,因为经常连这个徒刑都蹲不满,设置再高也没什么用。

    直到元朝,频率才开始逐渐降低,明朝大概五年一次,而清朝基本就是十四五年一次,而且也不是放出来,只是降低一等刑法。

    不过,这也不是谁都能放,有个词叫十恶不赦,就是来源于此。

    历朝历代,对十恶的定义都差不多,基本就是‘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这些。

    谋反好理解,而大逆,一般是说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而谋叛跟谋反又不太一样,谋反主要是指民众,而谋叛,一般用在官上面,毕竟有个‘叛’字。

    除此“十恶”不赦以外,通观大赦历史,历代帝王都罕有赦免贪官污吏。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大赦天下连死刑犯都能赦免,但‘官吏枉法受财者不在赦免之列’,包括后来天灾和外敌来袭,他再次大赦,也依然强调‘官吏犯赃不予赦免’。

    到了宋朝,这一条也依然是不赦之罪。

    正因为这种大赦,所以水浒里的好汉们在上梁山之前,才敢胡作非为,不仅仅是他们坏,而是这个环境,这个制度有问题,根本没有震慑性。

    就像宋江,一开始抱着这个期待,他哪怕在兄弟的‘盛情相邀’下非常为难,但最后也依然坚决不上山,只不过打出了孝道的名义,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直到后来到了江州,得知大赦没有自己,宋江当时就崩溃了。

    这一场戏,也让宁远感受到李雪刀的精湛。

    在发配到江州后,因为吴用认识江州两院押牢节级的‘神行太保’戴宗,所以免受刑法不说,还被安排为书写,甚至可以自由出入。

    对于一个杀人犯来说,这待遇放后世简直无法想象。

    而得知自己榜上无名,李雪刀望着大批罪犯从牢里出去,忽然就转身抓住饰演戴宗的王基明的胳膊,用力摇晃,悲怆的叫道:

    “他们如何不可赦免于我!”

    声嘶力竭,脸上充满绝望。

    王基明叹道:“那郓城县的张文远,告哥哥与梁山有瓜葛。”

    可还没等王基明说完,李雪刀就猛地啐了一口:“呸!”

    当然不是对着王基明啐,但这一点小细节,也显露此时他趋于暴走。

    王基明这时候才苦涩道:“反罪难赦啊……”

    而这个张文远,就是当初跟阎婆惜勾到一起的人,因为宋江杀了阎婆惜,对宋江恨之入骨,又知道了宋江跟晁盖的书信,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