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敬畏与隔阂(首订加更3/3)-第2/2页





    就像那句笑话,什么问题都找妈,就算有一天找爸,那也是问一句:“爸,我妈呢?”

    片子里,作为邮递员的父亲常年在外,孩子经常见不到父亲,关系自然生疏,就算有时间在家,碰到孩子顽皮或者不好好写作业,免不了教育,自然更引起孩子的敬畏或者疏远。

    不仅是这里,在随后走在路上,两人一起送信的过程中,就能看出爷俩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差。

    儿子一路走,一直听着挂在邮包上的收音机,跟着唱歌,父亲没好气道:“你看着点脚下道,当心点,这都是山路,挺危险!”

    儿子嫌父亲絮叨,也不理会。

    可走了一段后,儿子猛然转头,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当时心里就慌了。

    到底是个高中毕业生,又能有多沉稳?

    往前走了一小段,一步一回头,依然没跟上来,当即放下邮包就往回跑!

    镜头跟着他,左摇右晃的跑了一段,却也只看到老二这条狗,而父亲依然毫无踪影。

    狗不会说话,只会朝他腰尾巴,这下儿子的心就更慌了。

    正在手足无措心乱如麻的时候,父亲从树林后,一边提着裤腰带一边出来了。

    宁远当时就长出一口气。

    这个时候宁远并没有表现出高兴,反而是不满的皱起眉头,担心过后自然会升起责怪,但他也什么都没说。

    不需要语言来画蛇添足,观众一看就懂,因为这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

    可父亲却不高兴了:你凭什么把邮包放地上?我们是干什么的?邮包丢了怎么办?

    被父亲这么一训斥,宁远再次慌了神,又是一路镜头摇晃的往回跑。

    而这个时候,霍建起并没有再赘述这个过程,而是计划通过一段宁远的画外音来展现:

    “邮包虽然没丢,爸还是发了脾气,真没见他这么急过,直到现在我还是挺怕他的。”

    又是这样一句话,概括了前十来年父子间的关系,没有亲近,只有敬畏与隔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