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陈子美的决定-第2/2页





    他打算散尽家财支持自己的儿子做官,最开始的打算是贿赂朝中重臣照拂。

    而后经过自己的弟弟陈敷,因为农学上颇有建树,走通了官家的路子,自然贿赂官家最合适。

    但是这捐家财,也是需要时机的,官家也不缺钱,四处撒钱的官家,也看不上他们陈家那点几代人的积蓄。

    赵桓终于理清楚了这个逻辑。

    陈子美还是那个陈子美,陈家还是那个义商陈家。

    只是为了不耽误陈冲的前途,陈家准备把家财全部捐了。

    “有必要吗?”赵桓觉得自己手里的札子都沉重了几分,为了儿子的前途,何必如此呢?

    陈子美满脸的欣慰,他早年做官就做的不成功,没几年就回家继承家业了,本以为不开窍的儿子也会在官场不如意,灰溜溜的回家继承家业。

    结果呢?陈冲的运气比自己好太多了。

    朝中大臣青睐,耳提面授了几个月,也有官家在朝中看着,顺风顺水的度过了蒙昧的过程。

    这以后的路,就不是陈家能够干涉了,索性散尽家财最后在官家心中留下一个好名声。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这是弟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草民为商这数十年也是如此行事。”陈子美笑意盎然的说道。

    孩子做官,父亲经商,就有问题,父亲做官,儿子做商就没问题,这奇怪的大宋官场的逻辑,却折射出了大宋的价值观。

    士农工商,商最次,是为贱业。

    “这船坞你且收着,这眼看着才看到回头钱,你心里能舍得?”赵桓拒绝了陈子美的提议,将陈子美的札子打了回去,他有自己的打算。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有的船坞之事都依靠津口市舶司,肯定会出问题。

    同样,他也需要陈子美作为一个表率,只有他挣钱了,其他人才能跟着投入海贸。

    这和放牧一个道理,把领头羊吃了,谁带着羊群跑?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北宋振兴攻略》,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