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岁月静好之后的负重前行-第2/3页





    胡世将是赵桓放在蜀中的一把刀,而且极其的锋利,这一年多的时间,胡世将带着蜀中,执行着大宋的政令,贯彻的很好,也给蜀中带来了新气象。

    “臣等拜见官家!”三个人站在了赵桓的面前。

    胡世将的憔悴了许多,这一年多干的活,可不轻松,从土改到商改,到军改,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胡世将能够把蜀中打理的紧紧有条,当居首功!

    而另外两个人,赵桓却不认识。

    穿越众做到这个份上,抄《法定节假日》不说,还不能认识所有的人,也算是独一份了。

    “臣吴玠,臣吴璘拜见官家!”两个青年人俯首再次拜见了官家。

    “这两位是水洛军指挥使吴扆的两个孩子,性格沉毅、尚气节;通晓兵法善骑射。读书晓大义,骑马能戍边。听闻官家缺人手,臣这次将他们从蜀中带来了。”胡世将俯首说道。

    赵桓打开了种师道留给自己的《英才录》,确认了面前这两人在种师道的《英才录》,溢美之词无数。

    确认了,是吴玠和吴璘两兄弟。

    【吴玠:政和元年,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从军,政和年间,西夏屡屡侵边,吴玠率军鏖战,因义勇,晋升为进义副尉,任队正,宣和二年,参与镇压法方腊,破其众,擒长一名,再破河北贼,累功至忠训郎。】

    【靖康元年,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率百骑破敌,斩首一百四十六级,因功升为秉义郎,为泾原军第二副将。】

    【吴玠与金人对垒十年,尽其毕生精力,率领秦陇、泾原、阶、成诸州和家乡德顺军子弟兵,长期扼守秦凤要塞,牵制金人对东南的压力,使金人始终不敢窥视蜀地。】

    【为了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兵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又大兴蜀中水利,劝农务兵,深得陇蜀百姓的拥戴。】

    【终年四十七岁,谥号忠烈,被追封为涪王,为南宋中兴异姓王七王之一。】

    【对你的忠诚度78/100,对大宋忠诚度100/100】

    【吴璘:多年跟随其兄长作战,战功卓硕,谥号武顺,被封为信王,为南宋中兴异姓王七王之一。】

    【对你的忠诚度77/100,对大宋的忠诚度100/100】

    赵桓仔细看着吴玠和吴璘的简介看了很久,这俩人是蜀中抗金名将!

    战功那是一等一的彪悍!

    还差点把金人从关中赶出去!

    可是这样两个人,为什么自己上辈子,都没听说过这两个人的名头呢?

    【历史事件提醒:开禧二年(1206年),吴璘之孙,太尉吴曦,发动叛乱。】

    【吴曦暗中派门客姚淮源把关外阶、成、和、凤四州献给金国,并请求金国封吴曦为蜀王。】

    【金国欣然应允,置印到罝口,封吴曦为蜀王,吴曦秘密接受。】

    【吴曦自称蜀王后,讨论实行削发、左衽的命令。他派董镇到成都修宫殿,准备迁居到成都。】

    【削发令一出,蜀中名人仅有陈咸一人头皮痒响应,自己剃发。】

    【史次秦涂抹自己的眼睛,杨震仲服毒自尽,王翊、家拱辰都不接受吴曦的任命,杨修年、詹久中、家大酉、李道传邓性善、杨泰之弃官离去。】

    【薛九龄谋划起兵讨伐吴曦。】

    【吴曦最终被仓官杨巨源、转运官安丙、义士李好义、李好古、李贵等七十名刀斧勇士,闯入治所,并被勇士砍下了脑袋。结束了他仅仅只有四十一天的蜀王生涯。】

    【吴家三世建功西陲!屡受奖赏!爵高王侯!在川、陕一带民间有口皆碑,多有传颂!但是,由于吴曦犯叛逆大罪,吴家八十年所积累的荣耀功勋!都毁于一旦!付之东流!】

    【以至吴玠、吴璘两兄弟之战功,终南宋一朝,再无人提起。】

    赵桓这才明白了前因后果。

    他掰着指头算了算,1206年距离自己还有七十八年,估计是自己孙子辈的事了。

    赵桓示意两人平身,笑着说道:“三位辛苦。不知道吴家两兄弟,对现在边镇战事有什么看法?”

    “臣有定边十策。”吴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知道考校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