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们八个字!(六月份打赏结算加更!)-第2/2页





    “防住了吗?”赵桓嗤笑了一声问道。

    “自大宋太祖皇帝以来,一百六十年的时间里,四百七十余起流民起事!仅仅最近这二十六年,就有一百多起!这还是攻破州府郡县才会通传四方的流民起事!”

    “禁军收拢流民,黥面分配,人人称作贼配军,也没见多大的效果。”赵桓叹气的说道。

    大宋的百姓很苦,赵桓已经在河东路和关中地区,见了足够多的惨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了他最关注的要点。

    “禁军收束流民的做法,已经无法完成它的使命,朕欲解散配军,均田后成为农民。河东路和关中效果目前还是极好的。”赵桓说道。

    李纲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官家,河东关中,都是兵灾,地主都跑的无影无踪。京畿路和河北东西两路,也可推行,地主也跑了。”

    “但是其他路,官家暂时还不能动。无十万雄兵,不可轻动。”

    “你和少保的观点是一致的。有威慑天下之雄兵,方能全面推行均田。”赵桓点头。

    李纲和种师道的想法是一致的,当初种师道交给他新兵制的时候,就再三强调无五万飞军不可轻易推行新兵制。

    赵桓也知道自己选了个什么路出来,需要面对的是怎样的考验。

    “军器监在汴京城外重建,那军校就建设在汴京城内吧,每日拉练,涨涨大宋的武德。”

    “至于新军军营,就建在河内府吧。那里依山傍水,地形复杂,适合做军卒训练。”

    “全国征兵,适龄青年都需要被征召。各路组织选拔青年,择优秀青年,前往河内府新军营。”

    “朕不管他们怎么选出来的青年俊才,若是连新兵训练都无法通过。则主管此事的宣抚使,连降三级,滚琼州和喝西北风去!”

    赵桓想了想说道:“昭告天下,就说通过新兵训练,可均田十亩地。”

    “十亩?会不会太多了些?”李纲问道。

    十万人的新军,那就是百万亩的田地,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哪里养得起十万新军啊,有三万朕就心满意足了。”赵桓摇头,李纲误会了自己的新军的含义。

    他这个新军,是能够在山地里日行百里的那种精兵悍卒,是飞军。

    可不是日行十里休息一次的禁军。

    养精锐,需要花的钱,可比废物要多得多了!

    “这军校和新军可有名字?”李刚略有疑惑的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