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用人的诀窍-第2/3页





    没有这些设备,大家还觉不出什么。看着这么多缝纫机都摆在这里,一个小服装加工厂有模有样了,大家就都意识到,果然能从这里挣钱了。

    就在家门口上,干一天能挣五毛钱。过去壮劳力出工,一天也就这个数。

    于是女人们眼红了,开始围着小慧,要求报名。

    小慧只要年轻的,听话的,手巧的。都是本村的,小慧对这些女人可谓知根知底。谁脾气怎么样,手底下活怎么样,她心里都有数。

    最后挑来挑去,只留下三十个年轻女人。

    留下的,当天就开工算出工,跟着小慧学操做缝纫机。

    那些没被选上的,心里就开始嫉恨小慧了。

    虽然小慧一再承诺,将来她的工厂还会扩大,到时候还要从她们当中选人来干活,可是,女人们的嘴底下,是很少积德的。

    不就一个没人要的破鞋吗,有啥了不起?这是在城里勾搭了野男人来,给她撑腰,让她来剥削咱们了。

    那个野男人我见过,还跟着她大摇大摆在村里晃悠呢,真不要脸!

    咱们才不稀罕挣这破鞋的脏钱,小心挣了脏了手,生孩子没**儿!

    小慧早就听习惯了对自己的污言秽语了,也不怎么在乎,权当没听见。

    留下的女人们为她打抱不平,在她跟前学舌,小慧就淡淡一笑说:“你告诉她们,谁骂过我,我心里都记着呢。等我再进机器,扩大招人的时候,我不剥削她们就是了。”

    这一句话果然就管用,村里骂她的声音,立马就小了下去。

    从这一天开始,小慧就开始了她的培训工作。

    三十个女人,天天在北屋里练缝纫机,机器转动的声音响成一片。有些女人白天没练好,晚上自己从家里拿了油灯来,继续练。

    小慧说了,一个礼拜以后考试,干的最好的二十个留下,要淘汰干的不好的后十个人的。大家谁都怕被淘汰了挣不到钱,不练咋办啊?

    小慧从姚远那里学来的管理办法,果然就管用了。

    缝纫机这个活,入门不难,连姚远这种粗手大脚的男人都能学会。可是,入门以后,把活做细就有难度了。针脚均不均匀,跑直线直不直,拐角的地方能不能跑到线上,全凭个人经验手灵巧不灵巧。

    所以,小慧首先就要求要年轻的,干活手不抖,推送布料均匀,这样才能跑出好的针脚。

    一个星期以后,三十个女人的活路就高矮立现了。

    小慧把前十五个活干的好的留下来做缝纫工作,也是这些女人们当中给工钱最高的。

    剩下的十五个女人,她原来说要淘汰十个,其实也没这么做。

    按着编了号的样板裁剪布料,需要俩人,一个拿着样本在布匹上画线,一个检查画线对不对,然后用剪子裁布。

    还得有仨人负责熨烫做好的衣服。剩下五个,盘中式扣,钉口子,上领子,缝商标,活也不少。

    考试不好的女人们,原来担心会被淘汰,小慧反倒把她们给留下来了。虽然工钱不如跑缝纫机的多,但也能在这里挣钱,她们还是感激小慧的。

    挣的少,是她们自己技不如人,这个也怨不着小慧。小慧留下她们,已经给足她们面子了。

    这个手段,也是小慧从姚远那里学的。

    本来属于员工东西,要让员工感觉到本来可以不属于他(她),是你给他(她)的恩赐,设法让别人从心里感激你,不怨恨你。

    这是姚远在饭桌上,教美美怎么当好车间主任的时候,告诉美美的,小慧也听到了。

    有些人,不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性格脾气,做事容易随着自己的性格走。虽然也懂这些道理,但不会运用于实践,听再多的管理讲座,也是毫无用处。

    而只有像小慧这样,知道活学活用的,才属于真正的管理人才。

    这个,恐怕跟学问多少的关系还真不大。特别是工厂里,许多本科毕业的工程师,甚至是研究生,在走向领导岗位之后,表现还没有一个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优秀。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