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7章 借故施谋-第2/4页





    消减了官员们头顶上的寄禄职,只要大宋境内不出现什么大灾大难。

    十年之内,国库可以被填满。

    国库被填满的时候,封桩库大概也会被填满。

    赵祯自己的内库,也会被填满。

    届时。

    赵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比如,用钱砸下燕云十六州。

    而李迪奏请的修订律法的事情,不仅会自上而下的查处贪污,同时也会抑制土地兼并,等多处弊政。

    其中有关于新商法的修订,更是能让国库被填满的时间,缩短近一倍。

    对此。

    赵祯也是举双手赞成。

    因为修订律法,不仅能帮赵祯带来大量的钱财,同时也能帮助朝廷铲除许多已知的毒瘤。

    可以说,李迪的两个提议,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祯没有不赞成的道理。

    可是。

    反对的声音很大。

    非常大。

    李迪不过刚刚递上了奏疏,他还没有决定要不要采纳李迪的建议,就已经有人蠢蠢欲动的上书弹劾李迪。

    甚至一些经久不历朝政的老臣,也纷纷跳出来指责李迪。

    赵祯敢肯定,一旦他答应了李迪的奏请。

    李迪将会被朝野上下所有官员淹没。

    而他这个官家,也会遭到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弹劾。

    至于朝野上下的官员们,会在私底下闹出什么幺蛾子,为难朝廷,逼迫他妥协,那就不得而知。

    但赵祯可以肯定。

    朝野上下的官员们闹起来,动静一定不会比上一次裁撤中原府邸的厢军们要小。

    赵祯现在不知道自己是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点头。

    江山社稷将会陷入到动荡之中。

    摇头。

    坐看江山社稷继续糜烂下去。

    赵祯神色复杂的看着李迪,无声的张了张嘴。

    “李卿……”

    犹豫了许久以后,赵祯开口呼唤李迪。

    李迪踏前一步,抱着朝笏道:“臣李迪奏请官家,为充实国库,消减满朝文武身上的寄禄职。”

    “朕……”

    赵祯刚说了一个字。

    就听李迪刚正的道:“我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避免贪腐荼毒百姓,给朝野上下的官员,多次增加俸禄。太祖皇帝希望朝野上写的官员,借着朝廷的俸禄吃饱,别把手伸向百姓。

    然,太祖皇帝小逊了人的私欲。

    一些个官员,在拿了朝廷的高额俸禄以后,仍旧不满足。

    他们借着职权之便,横征暴敛,欺压良善,占人田产,占人店铺。

    官家登基之初,吕夷简奉命巡视天下,查处的贪官污吏,多达上万人。

    汴京城黄河决堤。

    臣、王曾等人奉命清查天下常平仓,查处出的倒卖常平仓粮食的贪官污吏,更多。

    事实证明。

    给官员们发高额的俸禄,并不能阻止官员们贪污。

    唯有严苛的律法,才能让官员们感觉到畏惧。

    才能让官员们不敢将手伸向百姓。

    所以,臣李迪奏请官家,消减满朝文武身上的寄禄职,重新修订我朝律法。

    还百姓们一个朗朗乾坤。”

    李迪的声音很大。

    大到了垂拱殿内的每一个人皆能听的清清楚楚。

    寇季听完了李迪的话,长叹了一声。

    李迪若仅仅是上了一道奏疏的话,尚有缓和的余地。

    如今当众宣出此事,那么将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

    从现在起。

    李迪完全走到了朝野上下所有官员的对立面。

    将会和朝野上下所有官员为敌。

    他成功的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孤臣。

    也顺势将自己的性命,交给了赵祯。

    他以后能不能活,能不能继续在朝堂上立足,全看赵祯能不能够保得住他。

    李迪此话一落。

    不等满朝文武们开口。

    就见吕夷简踏前一步,朗声道:“启奏官家,臣以为,李迪有妖言惑众之嫌。

    须知,历朝历代皆有贪官污吏。

    太祖皇帝手段高决,以高额俸禄,寄养百官,避免了大部分官员贪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