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议论-第2/2页



  朝堂上下真的明白了,皇帝迁都的意向十分坚决。

  从分割岭东岭西二府,又维持承天府,岭南分为三府,无人再可行割据之事,碎片化的岭南,只能成为财赋之地。

  政事堂对此,倒是暧昧,一直未曾发言。

  对于百官而言皇帝是高高在上,效忠的君上,而宰相们则是领头羊,带领他们升官发财的,领头不发言,他们也不敢多语。

  政事堂,午时,会食之时。

  “如今朝堂上下,议论纷纷啊!”次相赵诚叹了口气,开了话题。

  “议论再多,也是无事,咱们列为宰辅,须得心平气和,运筹帷幄才是!”首相崔泉不以为意地说道,笑容有些意味深长:

  “本分在此,不可逾越。”

  “话虽如此,但吾等是南人,终究不习北土!”次相赵诚说道。

  “北人粗鄙,若是位列朝廷,对朝廷是极为不利!”这时,吃着小粥,默默地孙钊,也发言说道:

  “岭南乃是财赋重地,泰半国赋皆依此地,路上的损耗,也是不小!”

  毋庸置疑,他也是不想北上,理由倒是冠冕堂皇,任谁也说不出刺来。

  “王相公,你也说一句!”

  “我资历浅薄,不甚了解,又习于军务,诸位前辈说话,我聆听就是!”

  王宁笑了笑,谦虚地说道。

  “哪里的话,政事堂不就是我等治国之处吗?探讨才能知深浅!”

  崔相公说道,话语中有些责怪。

  这话若是传到外界,这不是说他胸怀不够吗?没有胸怀的宰相,背后的议论可就多了。

  “我也就明言,朝堂上议论的迁都之议,无论真假,对于大唐复兴而言,是极为有利,岭南偏僻,长沙府富饶,而且临近中原,最是合适!”

  首相一语定下,宰相们大吃一惊,难道他与皇帝私下已然妥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