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舆论-第2/2页



  “邸报”又称“邸抄”,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

  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又称“邸抄”,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原先由传抄衙门,止于官吏,到平民百姓有钱即得之,一瞬间,就在民间掀起了大浪,舆论沸腾。

  而对于官吏而言,原本专属于自己的东西,突然就廉价的售卖了,这让他们心里堵得慌,而且,如此一来,欺上瞒下就不好使了。

  百姓们可以知晓朝廷的政令,这与欧洲百姓不需要通过牧师,会读圣经,就能沟通上帝一样,引起了官场极大的恐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只能驱使,而不能让他们知晓道理。

  这是官僚们迫切认可且需要的。

  但,孔子老人家把贵族的官学,传授给私人,还有了三千弟子,怎么会教导人愚昧呢?如此解释,简直违背人人家行为准则。

  没有句读,标点符号,儒家就是任人打扮的姑娘,可以纯洁,也可以风骚。

  官僚们一个个上奏折反对,但李嘉一律留中不发,等邸报形成趋势,无法更改了,才算成功。

  “秀才举人之事,民间有何看法?”皇帝问道。

  “民间喜不自胜,百姓们也着实欢喜,都夸陛下乃大唐第一圣君呢!”李安国掌管皇城司,耳目灵通的很,连忙说道。

  “那,邸报呢?”

  “也是欢喜,让这群人开眼了,讨论个不停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