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心思动-第2/3页





    贾族长闻言,不由摇头。

    城中士绅想要攀上白衫军的多了,可都不得其门而入。

    贾太太却是心动,看着碧玉年华的女儿。

    贾小妹花容玉貌,却是命运多舛,之前定了同城大户赵家幼子,未婚夫在京城太学读书,去年回乡准备迎娶时,路上染上时疫身亡。

    赵太太疼幼子如心肝,将贾小妹恨上,停灵当日,就派人到贾家,要接贾小妹过门给儿子守望门寡。

    贾家如何能肯?

    最后两家翻脸,亲事也不了了之。

    不过贾小妹也坏了名声,一直未订新的亲事。

    “老爷,小妹说的未尝不是道理……滁州军来了,肯定要钱要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粮,咱家多多的给,在士绅里冒个头,他们就是为了示好地方,也不会亏待了咱们!”

    贾太太立时道:“至于三儿为吏之事,又有什么?城里子弟在布政使衙门、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为吏的不知多少个,难道还要个个抓出来杀了?”

    贾族长摸着胡子,陷入沉思,显然是听进去了……

    ……

    最好的结盟,就是联姻。

    否则给再多的银子粮食,也只是从属,只有联姻,才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贾家人生出这个念头,史、甄两家想的也是此事。

    掏钱可以,怎么掏,是大问题。

    “吴家如今情形如何?”

    史族长关切道。

    史吴两家这门亲事,已经成了鸡肋。

    虽说对史小姐是好事,可以践行婚约,可对于史家来说,并不算好事。

    吴家名声坏了,又被滁州军抄家惩戒。

    这样不清白的名声,容易牵连到史家身上。

    “二房尽没,只有长房吴墨兄妹两个,如今吴墨在水进将军麾下任军需官,吴小姐则有霍五爷做媒,许了霍五爷的表侄牛清……”

    史族长眼神眯了眯:“如此,也是好事了!”

    只是这姻亲饶了远了些。

    “霍五爷之前不是有族亲在金陵?”

    “有个堂兄与侄孙在,五月时接走了……倒是还有两个表侄、一个侄孙在……”

    “那两个表侄如何?”

    “年长的还好些,如今是贾二弟手下百户,年少的那个实拿不住手……只是年长的是鳏夫,有一子……”

    史族长闻言,略有些失望,道:“也不急,再等等看!”

    之前霍五说过那句话,“非友即敌”,也是通过贾家兄弟与史今传给金陵士绅听。

    史今低声禀告此事,也说了自己撰写名单之事。

    名单之上,就有史家一门姻亲,论起来是史今的表叔家。

    这家是史族长的姑表兄家,家风贪酷,主要经营当铺,私下放了印子钱,是比“九出十三归”还厉害的“驴打滚”,这些年因追债被他们家逼得家破人亡的人家不是一户两户。

    只因他家豪富,对每任金陵知府都能喂得饱饱的,倒是嚣张了多年。

    如此行事,与史家家风相悖,在史家老姑奶奶去世后,两家就断了往来。

    史族长闻言一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天道好轮回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

    甄家。

    甄大舅问得也是滁州军之事。

    捐银子、捐粮都行,只是能不能安排子孙前程。

    还有联姻之事,贾演的妻妹、妻侄女都待字闺中,希望贾家兄弟两个牵线,与霍家子弟联姻。

    霍五爷如今是金陵之主,以后能走到哪一步?

    这个时候不攀附,什么时候攀附?

    贾演、贾源兄弟很是为难。

    “霍五爷几个侄孙都联姻诸将……连六岁的侄孙女都许了巢湖水师于都统的外孙……”

    甄大舅退而求其次:“那其他将领呢?没有小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