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点将(上)-第2/3页





    霍宝看了看穆英颇带紧张的小脸,心下也在琢磨。

    总不能养了一场,将一个战将苗子养废了。

    他点点头道:“能,怎么不能?只是你眼前还是先养好身体,等过两月稳定了再说。”

    穆英小脸上满是欢喜:“谢谢小宝爷……”

    霍宝的心里颇微妙。

    要是历史没有改变,这是他的养兄弟,如今差了辈分。

    霍五将儿子神情看在眼中,很是好奇了,招呼了穆英过去。

    他面相凶狠,穆英立时又跟小鸡崽子似的。

    霍五捏了捏穆英细胳膊细腿,很是嫌弃:“怎么跟个小闺女似的,太瘦了,回头多吃点儿。”

    穆英不敢吭声,脸上却是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腼腆。

    打小孤儿的缘故,最能感觉旁人善恶。

    眼前小宝爹看着凶,可是个好人。

    霍五转头望向霍六婶:“这就是小宝送来的小子?小宝不懂事,让六婶受累了。”

    穆英很紧张了,去看霍六婶的脸色。

    霍六婶摆摆手道:“带孩子,带两个也是带,带三个也是带,如今还有下人服侍,哪里就累着我了?小英乖巧,平日里还帮我照看两个小的呢。”

    天色已晚,霍五不方便久留,说了过些日子搬家的事,就带了儿子出来。

    这样年景,孤儿何曾少了。

    童军最早征的那些人,就有不少是孤儿。

    只是这个定远孤儿,让霍宝另眼相待,先是送回滁州,又送到霍家,就不一样了。

    霍五想了想,到底按捺不住好奇,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声道:“这小崽子也是小宝梦中人物?”

    霍宝点头,道:“若是不差,当是舅舅的养子,四王之一,传承十二代,与国同休。”

    霍五不觉得欣喜,反而皱眉,心情很是沉重。

    四王已经出来三位,最年长的水进二十一岁,霍宝十三岁,这个定远孤儿只有七岁。

    若是打天下轮到他们做主力,那这天下得打多少年?

    自己可四十五了。

    霍五有些不敢想。

    霍宝看着老爹神色不对,安慰道:“历史早就变了,要是按照儿子隐约记得的那些,巢湖水师要三年后才投滁州军呢……”

    霍五闻言一震,拍着儿子肩膀道:“爹糊涂了……要是都顺着历史走,咱们爷俩擎等着享福就是,还折腾什么……”

    只是他提醒自己,鲍家那些养生滋补的药膳,该吃起来了。

    还要那个鲍老太医,以后也要常年带着。

    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他都要熬下来。

    ……

    九月十八,霍五一行到达和州。

    九月十九,霍五在和州州衙,见各路将军。

    邓健部,老兵六千,庐州兵五千五。

    杜老八部,老兵四千,庐州兵四千。

    冯和尚部,老兵四千,庐州兵六千。

    水进部,老兵三千,庐州兵四千。

    熊千户所率人马,老兵三千,庐州兵三千。

    霍宝部,老兵六千,青蛇军四千,庐州兵三千。

    霍五本部,老兵六千,庐州兵四千。

    庐州征战,之前在慎县得新丁两千五,在东关大营得俘虏三万四千。

    这三万六千多庐州兵,三千留守庐阳,两千到滁州,两千到和州,剩下分派到诸将麾下。

    霍五、邓健、杜老八、冯和尚每部四千人,邓健再多一千五的慎县新丁,冯和尚则是找补上之前的两千佛兵。

    水进、霍宝、熊千户每部分派三千人,其中水进又多了慎县的一千新丁。

    至于庐州四县新投过来的县兵就地安置,没有调动。

    和州征的两万新丁,这次没有分派下去,还在新兵营操练。

    冯和尚之前被留在滁州的两千佛兵如今就在和州大营,做了两万和州军的训导。

    水进是战将,霍五舍不得将他放在留守位置,就调了滨江朱县尉过来,镇守庐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