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二十万军民(第二更)-第3/3页





    秦王已经再次开口了:“把赵国使者带回来吧。”

    苏代去而复返,甚至没有超过一刻钟的时间,脸上带着十分明显的笑容:“想必大王已经有了决定了。”

    秦王问道:“既然你口口声声说魏王割让了安邑,那么你能够让安邑和河东剩余地方的人放下武器,投降大秦吗?”

    苏代十分认真的道:“不是投降大秦,而是投降穰侯。”

    “住口!”魏冉喝道:“吾乃大秦之臣,自然是投降的大秦!”

    苏代朝着魏冉一笑,道:“既然穰侯这么说了,那就投降大秦吧。对了,安邑不会投降,但是在开春之后里面的军民就会离开,至于其他的小城邑,投降不投降的也无关紧要了,不是吗?”

    秦王冷声道:“看来你确实非常确定安邑之中的那些人会成为你们赵国将来的子民。”

    苏代道:“这是自然的,不然他们又有何处可去呢?”

    秦王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

    当赵何得知来自咸阳的这个消息之时,已经是春天了。

    这个时候的赵何,刚刚率领着四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共计五万人马从邯郸城之中出发,朝着莒城前线而去。

    之所以能够抽调出这么多的部队,完全是因为燕国加入了赵国这一边,让赵何可以放心的从燕赵边境诸郡抽调兵力。

    如此一来再加上燕国的兵马,赵国在齐国境内的总兵力已经将近三十万人,即将聚集在莒城前线的也超过了二十万,即便是楚军也进行了相应的增兵,但赵何这一仗依旧是底气十足。

    赵何笑着对身边的蔺相如说道:“主父那边是怎么一个说法?”

    蔺相如道:“主父已经让人去带领安邑军民归国了,并且询问大王安置这些人的去向。”

    赵何看了蔺相如一眼,突然反问道:“你觉得应该如何安置?”

    蔺相如想了一会,道:“臣以为,二十万人毕竟数量太多而且又都是魏国人,应当将其打散来分别安置。”

    赵何笑道:“那么,要安置在什么地方呢?”

    蔺相如道:“齐地、中山地、上党、上郡都是可选项。”

    赵何道:“为何是这四个地方?”

    蔺相如道:“这些地方都是大赵新征服的地方,一方面容易分配土地,另外一方面也方便进行控制,大赵官员在对待他们和那些中山人、齐人、韩人、秦人之时不会出现明显的厚此薄彼。而且这四个地方相互之间都相隔较远,即便是这些人之中有一些领导者产生异心,这二十万人也不可能联合起来造成什么大的麻烦。”

    赵何一拍大腿,赞道:“很有道理。就按照你的这个想法去回复主父。另外再加一个地方,晋阳郡这些年来人口也过于稀少了,若是晋阳兵力不够的话,大赵对北方六郡的防务也都会成为问题,而且晋阳跟河东又是邻居,刚好路程上也方便。”

    蔺相如点头道:“那么就五处迁移地,一处各四万人,其中再挑选最为精锐和青壮最多的四万人前往晋阳郡充实兵力人口。”

    赵何笑着点头,觉得自己将蔺相如提拔为御史并且带着身边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太棒了:“就这么办吧,至于具体究竟要安置到哪些城市,你自己拟个方案报上来,等寡人看过之后就报回去给主父吧。”

    滚滚烟尘之中,赵何率领大军一路朝着东南方前进,气势如虹。

    五天之后,又是一条喜讯传来。

    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围城后,陶邑之中的原宋国军官们突然发动兵变,杀死了城中的秦军将领,开城向魏国投降。

    至此,魏军彻底的攻占了整个陶郡。

    在攻占陶郡之后,魏国果然信守承诺,魏国大将芒卯率领五万魏军在半个月之后几乎和赵何前后脚抵达了莒城,对莒城之中的齐楚联军形成了包夹之势。

    顿时,莒城再一次的成为了整个华夏世界的焦点。

    “这一次,一定要灭了齐国!”赵何在抵达莒城外赵军大营的第一天,就当着所有人的面铿锵有力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