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彩鳞-第2/4页





    据星盟政府的勘探部门分析,从“阿克隆”酸性海洋中溶解的零素粒子并非天然存在,因为这些年来,在“aqbd-1无性类水母体”的吸食下,酸性海洋内的零素粒子浓度没有表现出下降趋势,相反,还偶有升高。

    勘探船对“阿克隆”能量辐射水平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后,得知该行星地核内部活动非常剧烈,地壳运动频繁,进而引发海底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考虑到这一情况,有人大胆预言,“阿克隆”强酸海洋中游离的零素粒子,是在海底灾害中逸散出地表的零号源素。

    如果这一猜测属实,那么,“阿克隆”地底一定蕴含着储量不小的零素资源。

    于是乎,星盟的勘探部门向政府递交了一份项目申请报告,获得拨款后,与“沃德重工”合作,开发出一种可抵抗强酸腐蚀的特殊探测器,投入到对“阿克隆”零素资源的勘探工作中。

    不久,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证实了勘探部门的猜想,“阿克隆”地下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零素矿。只是,让人诟病的是,“阿克隆”的零素矿分布很不规律,大大小小的矿藏零星分布在地壳与地幔的中间层,为开采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其实这点困难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阿克隆”表面的强酸海洋,单是探测器便需要另行开发,耗费了大量资金与时间,若是扩展到整套开采设备。可想而知,会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如果产出》投入,赚钱的买卖谁不想做?但若投入》产出,傻瓜才会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与精力。

    星盟议会就“阿克隆”的零素开发计划专门讨论了十几次,却尽皆因为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投入太大。风险太高而不了了之。时间一久,对“卡克隆”的零素开发计划便彻底搁置下来。

    “原来是‘阿克隆’的‘aqbd-1无性类水母体’……难怪会有这么奇葩的生存方式。”

    唐方将检验报告翻到最后一页,当他看到屏幕上被瓦伦丁做过标注的“aqbd-1无性类水母体”基因模型图时,瞳孔骤然一缩:“这是……”

    在该模型的中段、末段,各有一截基因片段与伊普西龙人的基因构造相吻合。

    他想起在“失落之地”的时候,瓦伦丁曾让他看过巨蛇的基因图,便是由许多生物基因、伊普西龙人基因、以及ts-001号吞噬体基因混合而成。

    “难道说‘aqbd-1无性类水母体’与巨蛇系出同源?”唐方面带疑惑地看向瓦伦丁。

    老教授没有点头,同样没有摇头:“巨蛇的基因由许多‘组件’构成,在其冗长的基因链中。核心部分便是末端的y基因段与t基因段,即伊普西龙人基因片段与吞噬体基因片段。而‘aqbd-1无性类水母体’的基因却是少了吞噬体片段。”

    “那吞噬体呢?是否与雷克托北郊研究所获取的ts-001号标本一致?”

    瓦伦丁摇摇头,又点点头:“这二者基础有机分子组成与结合规律的相似度达99.999999%,只有一些类似于人类基因碱基的部分有细微不同。就拿我们人类来说,因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导致每个人的样貌、身材、天赋等不尽相同。因此,我推断,这两个样本属于一种生物。却是来自不同个体”

    说完,沉吟一会儿。他又想起什么一般,补充道:“对了,二者dna的变形频率亦有所差异。我很奇怪,‘启明星药业’是哪里搞到这份样本的。还有,我本以为吞噬体是单个生物,可从眼下情况来看。它们更像是一个族群。”

    “吞噬体……”唐方将pda还给瓦伦丁,面露思索,系统空间虫族基地上方的囊泡依旧在有规律蠕动,菌毯却再未出现收缩情况,仿佛正在播放的影片突然按下暂停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会不会是刚刚获取的吞噬体样本的“能量耗尽”了?可惜ts-001号样本已经在“大天使”的等离子炮轰击下飞灰烟灭。不然,倒可以拿来一试。

    还有,虫穴上方的囊泡到底是什么来路?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遛遛吧,老是这样怎么行。

    “吞噬体……ts-001……对了,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唐方以拳击掌,扭头望向外面大厅:“罗伊,罗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