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赌不赌?-第2/3页





    一出口他就知道说了句傻话:你是谁?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凭什么见人家后台老板?你真当自己是清华计算机系考察团了?

    他结结巴巴道:“不好意思,诸位,我说了句傻话……”

    “想法其实没错,但达不到。

    首先,后台长辈们不是这么容易见的,我们没这实力,几位博导来说不定还行,可这几个项目怎么请得动这批老师?

    其次,也不能见,见了你不就越过常总和王总了么?他们本来在公司锻炼,你要见长辈,潜台词就是他们说话不算数,这怎么干活?这要闹架了。

    最后,就算见了,给你承诺了又能如何?我看过好几个公司,投资人一开始都说的很好,着眼于长远、不急于一时,后来还不是变卦?”

    不愧是顶级院校出来的尖子,说话办事都自带逻辑属性,宁致远在研究生院跟着导师鞍前马后,又在国企里摸爬滚打了一年,阅历已飞速增长了。

    潘德光道:“我赞同师兄意见,其实这几个项目,从立项、创意、进展来说都很成熟了。网吧软件有两个模块已完工在调试;在线棋牌雏形也差不多了;至于最复杂的《水浒群英传》,我看也发展到分角色撰写剧情和场景转化的进度,现在急缺能编写代码并集成的软件工程师……”

    程雨诗抱怨的常天浩有时候晚上晚自习上了一半被拉回公司讨论,讨论的不是技术细节——这些和他谈无异于对牛弹琴;讨论的是剧情。

    二流网络写手常天浩在《水浒群英传》中自告奋勇担任了总策划,把一部《水浒传》和周边白话本、点评本结合起来,写了多线分支剧情,拟定一堆大纲,然后发包给创作团队来编制。

    团队成员由沪江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学生挂帅,还有部分新闻系和热爱古典武侠的成员参与,同时还引入了第4个学校——上外,这是距五角场三校最近的第四所名牌大学,搞技术上外不行,搞文学和剧本,上外战斗力挺拔尖。大家经常为内容讨论得不亦乐乎。

    此时常天浩就化身工作室老总,一面采纳各种各样的良好建议和发散性思维,一面又修剪团队成员过于乱七八糟的创意。

    稿酬是响当当的冲量文标准——千字10元,在这时代已非常不错,现成剧情水浒传和小说有,只要扩展下就可猛灌水,这钱赚得不要太舒服。很多时候甚至都不用跑过来,直接在学校里根据大纲即可创作,一大堆文学青年忙得不亦乐乎,就连读上外比较文学专业的老同学田璟瑜也挂上了审稿编辑兼通天科技驻上外办事处首席联络员头衔。

    当然大家还愿意来公司蹭吃蹭喝,男生们偷看两眼漂亮小姐姐甚至漂亮王总,女生们仰慕下公司的西式做派,零食、蛋糕、咖啡供应很爽,偶尔还议论下年少多金又挥洒自如的小布尔乔亚·常,觉得公司真不错,一片欢声笑语,浑身上下充满活力。

    费钱么?

    当然费钱!

    换抠门企业早就受不了,但常天浩不是这么看。这些口碑会通过这些学生一点一滴传播出去,这些花销很多可计提在广告费,这一算便合理了。

    再说等游戏开发完上线,这些人一定会去宣传——这是我参与开发的游戏!那还不使劲往里拉人?互联网时代获客成本很高昂,这些无一例外都是自带干粮的小喇叭……

    宁致远总结道:“现在就是赌。赌这几个项目上市后口碑良好——赚钱与否另说;赌我们能积累充分的项目开发和实践经验。赌注就是留京指标和进大型国企的机会。至于薪酬我反而不担心,通天科技能拿到的钱肯定更多。”

    “我同意师兄的想法,且不能犹豫太久。”张公权道,“公司现在急缺人手才山南海北抓人,等后期成型再进来麻烦就大。齐伟、德光你们俩比我们有利,你们还没毕业,正好用几个月拼一下,我和致远师兄倒要下点决心辞职才行……”

    在这个时代,光比较薪酬没太大意义,尤其对北清沪交等天之骄子来说,稳定而光明的前途才最向往,要从国有企业跳出来,要放弃宝贵的留京指标都比多赚几万块钱重要,不然为什么很多优秀毕业生宁可苦苦挣扎于低薪酬国企而不愿意去高薪民企,这是很明显的顾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