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外融资获批-第2/2页





    “总书记,列宁时期哈默同志曾经在我们国家兴办过铅笔工厂,斯大林时期福特公司曾经援建过我们的高尔基汽车制造厂,赫鲁晓夫时期菲亚特曾将援建过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这些都和我们现在的工人新城的方案有相似之处!没道理在过去都说得通的事情,在我们大力提倡盖的时候,反而要受到批评和争议!”谢廖沙不服气的反驳道。

    “你看看,你的这些话让我都无话可说了!算了,就为你们破一次例吧。我批尊你们工人新城引入国外资金的计划了,可以作为我们经济改革的一个试点项目!”戈尔巴乔夫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其实他根本就不拍党内某些同志的反对,因为现在大权在握,很多过去不好办的事情现在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不过,你们的这份报告倒是不错!对于国内经济问题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情况,提出的观点让人很有启发。谢廖沙,这份报告是出自你的手笔吧!我看可以把它改一改,发到消息报上让更多的同志们去看一看!”戈尔巴乔夫建议道。

    “总书记,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我们外贸银行的一位新来的同志——叶戈尔·盖达尔的手笔!”谢廖沙向总书记解释道。

    “噢!这我倒是没想到?你们外经贸部还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个盖达尔确实是个人才,这样吧!你回去让这个盖达尔同志把报告中对国内经济情况的分析和总结的部分,连同后面的一些内容都整理一下,交给的同志们吧!我想让党内的同志们都好好的读一读!”戈尔巴乔夫嘱咐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