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收编蒙古



  在满清时,关宁军并不算最为翘楚的军队。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要论战斗力,八旗才是第一,关宁铁骑只能算第二。

  因此,赶来的蒙古军,并不惧怕吴三桂,甚至有些看不起,这个背叛了福临,窃取了西清将山的叛将。

  这时,两万五千蒙古骑兵,在面向西面,列成战斗队形。

  层层叠叠的蒙古骑兵,衣甲比较混乱,有的船只蒙古八旗的盔甲,有的则戴着毡帽,穿着臃肿的袄子和皮甲。x

  毕竟满清政权崩溃后,没了后勤补给,衣甲破损后,也没有工匠修复。

  从新退回到部落状态的蒙古人,无法维持数万大军的装备补给和更换。

  虽说,蒙古人的卖相不太好看,但是身上凶悍的气息,却让人无法小觑。

  两万五千蒙古骑兵,摆好阵势,风出得大旗猎猎作响,数万大军一片静寂,杀气腾腾,要与偷袭他们的周军决一死战。

  吴三桂收回千里镜,对于眼睛的蒙古骑兵,却不以为然。x

  世人皆以为,关宁军害怕满蒙鞑子,其实不然,他们只是不想为谁拼命而已。

  早些时候,关宁军与八旗拼命的时候,并不惧怕八旗,甚至还数次击败多于自己的八旗兵。

  至于后来,不仅打八旗不行,连剿流寇也不行,干啥啥不行,则完全是关宁军的心态问题。

  此时,关宁军无疑是想打的,而起战意汹涌。

  毕竟,以前替别人卖命,如今却是自己创业,岂能不豁出老命。

  吴三桂回头看了一眼,在身后聚集的关宁铁骑,只见将士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不禁慢慢抽出配刀,向前一指,便催动战马开始冲锋。

  大纛一动,左右周军铁骑,唯吴三桂马首是瞻,两万铁骑践踏着大地,如钢铁洪流一般突进。

  蒙古军大旗下,还怀着一丝傲慢的蒙古骑兵,纷纷握紧了兵器。

  看周军骑兵,汹涌而来,土默特台吉,毫不示弱的抽出弯刀,朗声啸叫,“杀光他们!”

  一瞬间,两万五千蒙古骑兵呼啸而出,骑兵奔驰中提起全速,双方骑兵看向对面,入目俱是一片争先恐后,向前涌动的马头。

  万蹄践踏大地,溅起片片泥土,双方骑兵都以绝死的勇气,笔直的撞向对方。

  四万多骑兵的大战,永乐之后,几乎罕有,战场令人热血沸腾,山河变色,远处的阴山山脉,都随之颤抖。

  赵铭与清军多次交手,其中不乏十余万人的大战,不过却从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骑兵对决。

  “杀!”一声怒吼,吴三桂内心激动。

  在他的怒叫声中,率先冲出的火枪骑兵,向两翼散开,而后勒马持枪。

  一片密集的枪声响起,蒙古骑兵的左前和右前方,腾起一片硝烟。

  密集的弹丸,借着火药爆炸的推力,喷射而出,防御单薄的蒙古骑兵,如撒豆子般,在枪口下坠落。

  蒙古骑兵,立时张弓搭箭,漫天的箭矢,普天盖地的落向周军。

  虽说,周军骑兵装备精良,前排的骑兵,都穿了板甲,但是蒙古骑兵射术精绝,还是有不少骑兵,被射中咽喉和面庞,坠落下马。

  不过蒙古骑兵没来得欢喜,两军已经冲到十余步内。

  虽说,关宁铁骑,已经装备了不少鸟铳和燧发火枪,但是标志性的三眼铳,也并不少。

  这东西杀伤力小,精度差,但是动静大,能吓对方一个半死,深受关宁军的喜爱。

  因为这不仅是一件火器,还是一件趁手的钝器。

  骑兵对冲,更多是比的双方的气势,被三眼铳一吓,对面气势一跌,心里一怕,自然被关宁军冲垮。

  此时,周军前排的骑兵,拿着三眼铳,冲到有效射程,大概十米之内,立时纷纷开火。

  骑兵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轰蒙古骑兵一脸铁砂,然后抡圆了就上,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两军骑兵撞击在一起,钝器挥打,绽放团团血花,不断有骑兵坠马。

  这时,吴三桂手持一杆丈八的马槊,身穿金甲风驰于阵中,他马槊连刺,迎面而来的蒙古骑兵,被纷纷刺落下马。

  蒙古骑兵的锋头,在周军骑兵的冲击下,锋锐迅速瓦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