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后院起火



  武昌城下,汉军掘壕而进,花费十余日,终于将壕沟,推进至武昌城下。

  汉军遂即进前架势臼炮,士卒从壕沟接近城墙,避免了守军火炮,杀伤暴露于城下的汉军,使得铳城火炮失去作用。

  从四月中旬开始,汉军对武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双方激战于武昌城下。

  几日之间,汉军就损失一艘炮舰,十余条兵船,三千余人伤亡,而城中守军,在臼炮的压制下,死伤则更为惨重,接近万人。

  这使得武昌守军面临极大压力。

  此时,武昌东郊,火炮轰鸣,硝烟弥漫。

  城头爆炸连连,烟尘滚滚,护城河上溅起冲天的水柱。

  汉军士卒,顶着盾牌,从浮梯快速通过护城河,溅起的水柱,从半空落下,与漫天的箭矢一起,劈头盖脸的落下,不时有汉军中箭,栽倒入护城河中。

  壕沟内,李成栋挥刀急吼,“再上一营兵,给本帅冲!”

  部将一咬牙,怒吼一声,便领着三千兵马,扛着云梯,跃出壕沟,向城下冲锋。

  三里外,汉军大纛旗下,赵铭骑马驻立,用千里镜观察着战场。

  城墙下方,汉军士卒如蚂蚁一般遍布,整个东城墙上,竖起近百架云梯,汉军士卒顶盾而上,城头滚木雷石,如冰雹般落下,汉军士卒接连惨叫着跌落。

  赵铭注视战场,战斗极为惨烈,城头火罐丢下,热油和金汁不停的泼洒,汉军死伤极为惨重。

  不过,赵铭却不为所动,毕竟攻城,哪有不死人的,况且现在死伤的都是新收编的人马,赵铭倒也不怎么心疼。

  这时,战斗正激烈之时,忽有快马,奔入汉军大营。

  片刻之后,张家玉从营地出来,打马来到赵铭身边,附耳一阵低语。

  赵铭闻语,眉头一皱,猛然扭头,看向张家玉。

  张家玉点了点头,“胡为宗已经入营!”

  “叮叮叮”一阵鸣金声响起。

  正攻城的汉军士卒,闻声不禁微微一愣,遂即如潮水般后退。

  少量冲上城头的汉军士卒,急忙从云梯下来,护城河边原本怕误杀自己人的汉军火枪手,立时抬起火枪,射向城头,打得城墙碎石飞溅,烟尘弥漫。

  城上明军被火枪压制,不敢冒头,汉军士卒立时架起伤员,匆匆退过护城河,而等攻城的步军一退,护城河边压制城头的汉军火枪手,也纷纷退入壕沟。

  城头满脸硝烟的守将袁宗第,站在城墙边,看着壕沟中,密密麻麻的人头,撤离城下,守军再次打退汉军的进攻,不禁高举兵器,兴奋大呼:“叛军退了!”

  城头上明军,大声欢呼,不过随着明军炮阵一声炮响,欢呼的明军立时纷纷蹲下,藏在了墙垛之后。

  汉军营地内,退下来的汉军,或趟或卧的挤在营地内,医兵穿行于士卒之间,为受伤士卒包扎伤口,抬走重伤员。

  李成栋穿着铠甲,一手抱着头盔,从士卒间穿过,疾步走向汉王大帐。

  帐外,一排手持火枪,刺刀老长的侍卫,胸脯挺起,腰杆笔直的站在两侧,看见李成栋过来,立时双脚一并,行了个军礼。

  这时,李成栋径直走到帐前,挑帐进来,正要询问,为何收兵,可一看了帐内氛似乎不对,便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不敢多嘴,默默站在一角。

  由于倒戈平繁,不受人待见,李成栋现在就跟小媳妇似的,说话都不敢大声,也不敢出头,为人低调得很。

  这时,赵铭站在一幅地图前,将手中木杆折断,愤怒道:“吴三桂这个跳梁小丑,也敢和孤叫板!”

  帐中单膝跪着一人,正是军情司统领胡为宗,他低声禀报道:“大王,据西安军情司细作传回消息,关中已经在集结兵力,近期就会出兵,救援武昌!”

  李成栋闻语,心头一惊,吴三桂也要趟这趟浑水呢?

  赵铭恢复镇定,问道:“吴三桂打算出兵多少?”

  胡为宗道:“据粮草调动情况,估计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

  帐中众将一阵窃窃私语,李成栋心头一惊,吴三桂要发兵十余万,难道投错人,还有变数。

  不等众人,从惊讶中回过神来,胡为宗又抛出一个消息,“大王,据密谍传回消息,武昌除了向周国请援,还向西军请援,细作发现西南,兵马物资也调动平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