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次元时代(十三)-第2/3页





    而且他看着那片化神劫,隐隐感觉这必然是一个大机缘。

    人的直觉,一直是处于研究中的大课题,无法用完全的科学方法去说明仔细,哪怕是用模糊和概率这些不确定的说法,也不能给出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有时候,人就是会感到一些和自身相关的事情,而且从中取得好处,最明显的是科学家的灵感。

    赵良才也不能确定这种感觉到底是对是错,但他既然有这种直觉,就绝对不会浪费。

    单纯相信直觉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但那要看在什么地方。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则,在这种仙侠世界,心血来潮,绝对不是一句无聊的空话,而往往关乎一个人的兴衰生死,其例子比比皆是。

    赵良才也是在培训中,被屡次强调了这一点,仙侠世界,各种在现实世界看来纯粹是唯心性的东西,往往却是事实和规律,不能用同样的眼光去看。

    因此他让一头雾水的两个同伴,带他去那海天门。

    看到天劫,一般人都是躲还来不及,哪怕明知道天劫本身作为上天惩罚,至少是公正严明,不会偏私,从未有人听说过打错的情况。

    但就算近距离看到那种威势,也会给很多人带来心理上的震慑,一日不能去除,一日不得精进,甚至留下终生伤害。

    当然若是能够克服,也是jingshen上的极大进步,可惜愿意冒这种风险的修道者少之又少。

    这一僧一道,倒是毫不含糊,既然他们听信了赵良才的理论,就把他当成了老师一般对待,哪怕对方看起来年龄不大。

    这对修道者并不丢人,达者为师,后来者居上比比皆是。天纵奇才的人,几百年成就元婴,而他们的前辈,却可能终生没有希望。

    更何况这世界是有转世的说法,宿惠者也多如繁星,并不是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一套可以成功施行的修炼理论,其价值之大,尤其是在这天地灵气退化的时代,更是珍贵无比,这一僧一道,还是少见的心存多余正义的人,否则也不会和赵良才说上那么久,换个心术不正之辈,早就凭借武力,将其囚禁,索取各种价值,断不会像如今一样,言听计从。

    千里之路,不过是瞬息而至,一僧一道,也是金丹境界的人物,对他们而言,这海天门也并不可怕,除去那老祖之外,其他人中,值得他们惧怕的并不多,就算去登门拜访,对方至少面子上也得客客气气的,不会视他们如敝履。

    正如两人所料,当他们抵达海天门的时候,海天门并未因为老祖要度化神劫,就紧闭山门,反而是颇为大方地招待闻讯而至的各方同道。

    显然他们也知道,这化神劫千年未见,天下之大,所有门派和高人,都有极大兴趣,想要拒绝拜访,紧闭山门,无疑会得罪一大批同道。

    若是老祖度过化神劫还好,若是不过,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当然接纳来客是接纳的,但当然不会让他们去老祖迎接天劫之处,而是被放在了另外一处山上,这山距离老祖渡劫处有百里,这个距离自然够近,修道者肉眼都可以看到那天劫中心的景象。

    天劫之下,任何人都是不敢对其进行干扰的,至于所谓趁渡劫之人迎接天劫之时进行攻击的,这个世界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天劫会先把那些干扰之辈清除,否则如何体现天道威严。

    当然渡劫之后,渡劫者自然会虚弱,无论是身上宝物,还是自身实力,这时候打劫也罢,杀人也罢,天道都不会管了,这毕竟和它已经没了关系。

    赵良才三人就呆在了一处地方,他也是对海天门的气度感到佩服,别的不说,敢于将这几十名胆大的同道放在如此近的地方观看化神劫,就是一个极为重大的举措。

    至于此举会不会对渡劫之人有影响,赵良才看看周围布置的封锁阵法,知道对方肯定将所有因素考虑停当,自己不需要杞人忧天。

    天劫早已落下,此时他可以清晰地看到,百里外,那名白发男子正在游刃有余地抵抗着雷劫。

    一道道神雷自九霄而下,雷霆万钧,此时名符其实,但落下时,却被若隐若现的五只旗帜一一引去化解,对渡劫之人毫无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